一位14歲的男孩,曾經幾次離家出走,他講述了自己與他*的關系:“我和媽媽現(xiàn)在已經到了相對無言的地步,無論我說什么,都無法得到她的理解,她總能找 出任何理由來反駁我。有一次,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學習……’還沒等我說完,媽媽就說:‘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學,希望你有個好前途,你竟然不想學 習……’原本想和媽媽說說心里話,誰知她根本就不了解我的真實想法。從此以后,我再也不向媽媽表露自己的內心感受了?!?nbsp;
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很多男孩在我們面前把自己“包裹”起來,不愿意向我們敞開心扉。究其原因,是我們不懂得傾聽男孩的心聲,在家里經常是“我們說,孩子聽”,從來沒有留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時間。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父母從不聽孩子說話,孩子長大后往往要經過多年的治療才能恢復自尊。因此,我們要改變那種“我們說,孩子聽”的方式,與其做一個高明的訴說者,不如做一個高明的傾聽者,要善于傾聽男孩的心聲,進而走進男孩的心里。
給男孩傾訴的機會
“媽媽,我們班今天發(fā)生了一件事……”
“好了,好了,盡說些沒用的話,你要是把心思都用到學習上,還愁學習不好嗎?快去寫作業(yè)吧!”
這樣的場景也許經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男孩還沒說兩句話,我們就以這樣的方式回絕了他。然而,當男孩什么都不對我們說的時候,我們又開始指責他。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親手造成的,因為我們沒有給男孩傾訴的機會。
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曾經說:“給孩子訴說的機會,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語。這樣父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并對孩子不正確的思想與做法及時進行糾正與引導, 使孩子一直走在健康快樂的身心成長之路上?!钡拇_是這樣,我們只有給男孩傾訴的機會,他才會向我們敞開心扉,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幫助他。
因此,我們要給男孩一個傾訴的機會,靜下心來傾聽他的心聲,做他最忠實的傾聽者。這樣,男孩對我們的信任會越來越深,也會越來越愿意向我們訴說他的心里話。
不打斷男孩,耐心聽他訴說
傾聽男孩的心聲,最重要的是尊重。尊重男孩,最基本的原則是在男孩傾訴的過程中不打斷他,耐心地傾聽他的心聲。
一天,7歲的彬彬和同學發(fā)生了摩擦,回到家后,他生氣地向媽媽訴說。媽媽什么也沒有說,只是坐在彬彬的身邊,耐心地聽他說。不一會兒,彬彬就恢復了平 靜。?著說著,彬彬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一邊收拾玩具,一邊對媽媽說:“媽媽,我約了小朋友在樓下玩,我先去玩兒了。”說完,彬彬就高興地跑出了家門。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彬彬情緒上有如此大的變化,這完全要歸功于媽媽,歸功于媽媽傾聽他說話的態(tài)度。媽媽沒有打斷他的話,而是耐心地傾聽他的煩惱,讓他把內心的不高興一吐為快。
其實,很多時候,男孩向我們傾訴他的心聲,并不是要我們幫助他解決什么事情,而是一種宣泄方式。這時候,我們不要去打斷他,要用耐心的傾聽給他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用誠意去傾聽男孩的心靈
當男孩主動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拿出誠意來,善于用肢體語言和眼神來表達對男孩的話感到愉悅和有興趣。
在男孩訴說的過程中,我們要用眼睛注視著他,不時加上一些話語,比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說來聽聽?!薄斑@樣啊,然后呢?”“真是沒想到,接著說下 去。”我們也可以用一些肯定語氣的詞語回應男孩的感受,比如“嗯”、“哦”等等。當我們表現(xiàn)得如此感興趣的時候,男孩才會更愿意說出他的心聲。
http://jiajiao.snedu.com/jjys/2013/05-28/59764259798.html【曉巖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