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允許孩子犯錯嗎?
我就見不得孩子犯錯,即使是最小的錯誤,我都受不了,心里都難受?!边@是家長對犯錯孩子普遍持有的心態(tài)。
孩子特別容易犯錯,更需要時間去改錯。產(chǎn)生錯、認識錯、思考錯、改正錯,符合人類的生長和認知規(guī)律,有助于孩子的成長進步,更有助于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曾培養(yǎng)出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美國最優(yōu)秀中學教師阿蘭·斯克維茨非常注重學生犯錯改錯時機的運用,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他說,花在學生犯錯糾錯培養(yǎng)上的時間,至少應該與用于閱讀、寫作與算術的時間一樣多,盡管它最容易被忽略,但仍應成為每個孩子受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實,犯錯糾錯,無論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進步,還是對他們將來走向社會、融入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的成長,不就是在一次次犯錯糾錯中不斷地進步和成長成熟嗎。愛因斯坦對別人津津樂道于他的創(chuàng)造力天賦時,平靜地說,不是我的天賦好,而是我從犯錯中得到的比他人多。然而,我們的家長,卻限制著孩子犯錯的機會,剝奪著孩子自我糾錯的權利,大多數(shù)仍然行走在“有錯就不對”的范圍之中。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失去了對孩子犯錯糾錯的寬容及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教育,就談不上振興。讓我們給孩子一點屬于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犯犯傻、犯犯錯,再給他們一點點時間,讓他們回味一下自己的傻,思考一下自己的錯。畢竟,作為成人,誰在童年沒有無意犯錯和駐足窗前對著白云發(fā)呆的時刻,而至今難忘,又有誰在回首自己時,不把犯過的錯誤當成人生寶貴的財富呢?
學生姓名:迪方搏
家長姓名:宋玉敏
孩子犯錯了怎么辦?
那天,我在女兒的書包里放了一瓶水。我告訴女兒,渴了就自己拿出來喝。女兒點點頭,高高興興地去了學校。
中午女兒放學回來,我接過她的書包時,發(fā)現(xiàn)里面正在往外滴水。糟了!肯定是女兒喝水后瓶蓋沒蓋好。果然,打開書包,一瓶水只剩下一丁點,書和本子全被水浸透了。我不由得怒火升騰,想要教訓女兒??删驮谶@時,我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句話:犯錯誤是上帝給孩子的權利。于是我深吸了口氣,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
我對女兒說:“寶貝,過來,爸爸教你如何蓋蓋子。”第一次,我故意將瓶蓋不蓋好,然后將瓶子倒立過來,這時水從沒蓋好的縫隙中流出來。我對女兒說:“寶貝,你看
見 了嗎?你就 是這樣蓋的蓋子,所以水才從里面流了出來?,F(xiàn)在爸爸再教你?!钡诙危覍⑵可w蓋得嚴嚴實實,然后將瓶子倒立過來。女兒歡呼:“水沒有流出來?!蔽覍ε畠赫f:“看清楚了嗎?”女兒點點頭。最后我讓女兒示范給我看,女兒嘗試了幾次,終于學會了蓋瓶蓋,從那以后,女兒的書包再也沒有被水浸濕過。
學生姓名:謝信悅
家長姓名: 付家寧
不允許孩子犯錯,就是不允許孩子成長
記不清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允許孩子犯錯,就是不允許孩子成長。在孩子懵懵懂懂的成長過程中,由于身體和思想等方面發(fā)育都不成熟,做事難免會出錯。大人認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看來也許并不那么容易。因此孩子做錯了事,我們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標準去評判,而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英國著名的科學家戴維也曾經(jīng)說過:“我那些最寶貴的經(jīng)歷都是失敗后得來的?!?/strong>
學生姓名: 謝朝旭
家長姓名:孫艷麗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成人也難免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更何況是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呢?成人應該意識到,孩子犯錯誤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如果活潑好動的孩子不犯錯誤,才真是不正常呢。
孩子的錯誤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長輩必須予以立即糾正的,如不講衛(wèi)生,欺負弱小,不懂得愛護公物等;另一種是孩子能夠自己糾正的,比如如何適應環(huán)境、生活、挫折等,對于這樣的“錯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犯。因為,孩子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往往可以不斷地改正錯誤,這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假如不給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他們會變得懶惰,不敢嘗試,或依賴于父母。更重要的一點是,孩子不犯錯就不知道什么才是錯,也不會知道改正錯誤的方法,以及為什么要改正錯誤的道理。
或許,“鼓勵孩子犯錯”的觀點會受到許多中國父母的排斥,他們會覺得這樣不可理喻。其實,鼓勵只是一種手段,培養(yǎng)孩子的“悟性”才是真正的目的。兒童的悟性都是從錯誤中得來的,這與“失敗乃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等古訓如出一轍。當然,這里的“錯誤”并不是指違法亂紀等原則性的錯誤,而是孩子在求知過程中因認知能力的稚嫩導致的失敗、經(jīng)受的挫折和多走的彎路。
學生姓名:馬靜茹
家長姓名:王紅
孩子犯錯可以嗎?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yōu)秀、聰明,十全十美,希望他們永遠做一個乖孩子。然而,這樣的愿望是美好的,充滿愛意的,也是錯誤的,自私的。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切勿以個人的喜好左右兒童的成長,應該以兒童的成長需要為根本,輔助他們身心的發(fā)展和統(tǒng)一。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在孩提時代多犯一些錯誤,父母對此應該抱著寬容的態(tài)度,小時候犯錯是為了保證孩子在踏上社會后少犯致命的錯誤。
然而,少有父母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每當孩子犯錯之后,成人輕則一番痛心疾首的指責:“你這個孩子怎么這樣???人家孩子都那么乖,你卻怎么老是教不好的呢?小錯天天有,大錯常不斷,你真是個壞孩子???你真給爸爸媽媽丟臉?。∥覀冋婧蠡诎涯闵鰜戆。 敝貏t一番懲罰和打罵,讓孩子幼小的身心飽受摧殘。試問,這些做法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學生姓名:王紀偉
家長姓名:王志有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