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高效自主學習法
一、學什么
在教學中,老師們經(jīng)常會這樣布置預習和復習:“回家預習一下明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過幾天要期中考試了,復習一下”但是這種連老師都不知道如何完成的作業(yè),學生的執(zhí)行情況可想而知。
二、怎么學
一般教師會說:“上課認真聽講,課下完成作業(yè)”,“多讀多寫多聽多記”。這種籠統(tǒng)的辦法也很難變成學生的實際行為。
總之,學習內(nèi)容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具體可操作,是當前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最直接原因。
175高效自主學習法就是把學習內(nèi)容明確化,學習方法可操作化的一種辦法。
(一)“1”是一本資料
這本資料要有三個部分組成,一是知識點目錄,現(xiàn)在有人做思維導圖,這是總的目錄,下面再配個知識點分級目錄即可。二是知識點分目錄及答案,用于自我檢測,分目錄點要全,并依據(jù)考試需要將知識點分級,基礎(chǔ)級不用標任何符號,所有學生必需掌握,學會這些可及格。提高級主要是一些中檔知識及習題,可用一個星標記,只求及格者不必學習練習,但要想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如中考想得600分左右(高考想進重本)者則為必學內(nèi)容必須勤加練習,拓展級則是高難度的知識或者是表面上與考試無關(guān)的知識及習題,主要是提供給少部分學有余力,且不以高分為最終學習目標的學生,更多的是思維和視野層面的訓練。
每個層面,尤其是第二個層面要有易錯易混題的歸類分析。
這一“本”是175學習法的起點和全過程的工具,一“本”的質(zhì)量決定了175高效自主學習的最終結(jié)果。(編寫關(guān)于“1本”的補充說明:一、每個單元后要有階段性梳理和綜合典型題。二、所有同步內(nèi)容結(jié)束后,按事項編寫一份橫向交叉的基于中高考的資料,其他要求相同,只是內(nèi)容及邏輯順序有一定差別。)一要全、二要分類、三要分級?!叭本褪撬_列的知識點要全,相應級別的習題配套要全;“分類”指每個知識點下的習題要按類歸納;“分級”指按難度標清楚,如圓的垂徑定理的輔助線做法:三種情況還是八種?要全;可分為幾大類?要歸類,分別屬什么級別的知識點及習題?
這樣同樣一個知識點,對于不同級別的學生,知識點數(shù)量、類別和級別都是不同的,至少分為三類。這一點對自主學習特別重要。
(二)“7”是指學習要完整做好七個環(huán)節(jié)
即計劃、預習、上課、復習、作業(yè)、考試、錯難題管理七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保證學得扎實高效。學習是一復雜的、長期、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學習方法能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去掉多余動作,提高每個學習動作的時效性。但是沒有捷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甚至幾天學好只能是一種商業(yè)宣傳口號。這七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每一個都至關(guān)重要馬虎不得。
1.如何做好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期初,每個學習者都要制定一份全學年學習活動計劃,一是目標。二是確定學習活動內(nèi)容。一本只是計劃內(nèi)容一部分,其他如讀書目錄、體育運動項目、出游習慣克服、志愿者活動、特長訓練等。三是時間安排??傮w安排和一日常規(guī)早起早睡覺。四是每項內(nèi)容的具體要求。
2.如何預習
一看思維導圖,準確定位。二通讀教材,提出問題。預習就是要發(fā)現(xiàn)自思不得解的問題。注意:一不要把預習變成學習,預習時會的就濾掉,不會的要標記,沒有人能持續(xù)保持45分鐘的注意力,所以,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二時間不要長。三內(nèi)容以基礎(chǔ)的為主,不要多,一個人對事物保持好奇有幾個條件,一是有點了解還不詳,二是由一些特別想知道的問題,這就是憤悱之機。了解過少,沒興趣,“千萬別跟女人談軍事”就是這個道理;了解過多,沒興趣,還容易形成不注意聽講的壞習慣,更重要的是浪費了課堂生命和預習時間。
3.上課
上課是諸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上課環(huán)節(jié)的效果取決于學習者的主動參與度。一般教師的課堂環(huán)節(jié)都是相對固定的,學生要對環(huán)節(jié)有所預知,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充參與,同時做好下個環(huán)節(jié)的準備。
一是充分的課前準備,其中學習用品:書、一本、工具等為硬件準備。保持良好精神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對師情緒、對生情緒,對學習情緒,不過度興奮也別萎靡別生氣,按時回到教室,回顧一下預習時的幾個問題等為軟件準備。
二是全身心的投入,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公布后,要第一時間投入戰(zhàn)斗,占得先機,完成任務(wù)后,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同學就是一件很好的差事,如果同學有求于你,那可再好不過了,講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能把別人講會,自己要學會,還要會學,會講,還要舉一反三,總結(jié),總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也是有價值的事。
三是記好筆記,關(guān)于筆記,則可根據(jù)自身習慣而定,一般地教師會要求學生記筆記,非記不可或習慣于記,一定要個性化地記,一不能當老師的錄音機,二不能當板書的照相機,一個高效的辦法是將筆記補充在知識點里,省時高效又重點突出。缺點是搞不好會顯亂,知識點若留空白,就最理想了。
四是定時定位。如果沒人問你,要把本課的知識點放在手邊翻看已經(jīng)學了什么,還要學什么?我真會了嗎?如果能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最好。
五是做好當堂練習。做練習前有兩必看兩不看,兩必看:必看定位,這題是哪章節(jié),哪個點下的?必看知識點,這節(jié)課知識點是哪些?兩不看:不看書,不看答案。很多題的答案要么在上找得到,要么在知識點中找得到。很多學生做題就像搬運工,將書上或知識點、學案上的內(nèi)容“搬”到習題中,毫無意義。老老實實做,不會的做標記,反復看,為什么不會?沒記???不理解?不會用?與本節(jié)知識無關(guān)?更真實更有價值的學習,體檢 信息就出來了。所以,千萬別當“搬運工”。
4.復習
遺忘是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確是學習的天敵,必須合理組織復習。
一是及時復習,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yè),而應該是復習、溫故,學習中的“習”,其中的一個涵義就是復習(另一個是練習)、實踐。所有筆記(知識點)以目錄復習的形式過一遍,目錄復習其實就是看著目錄回憶內(nèi)容,不會的做好標記是關(guān)鍵操作點,當“不復習,不做作業(yè)”成為習慣動作就成了。
二是循環(huán)復習,每周每月每半學期要對所學進行階段性目錄復習,以克服遺忘,每學期要對本學期各科所有學習內(nèi)容進行全面檢測,(目錄復習知識點及所有典型題)重內(nèi)容不重形式,可以不動筆,少動筆,不必各個點都寫一遍,說一遍,題有思路即可,重點是做標記,把說不清楚,不準確的標下來,如果每周、每月的階段性體檢都做得很扎實,學期的全面檢測就會很順利,時間緊的情況下甚至只檢測平時的標記內(nèi)容即可。這項工作如何,決定了期末乃至總復習時間長短,請記住,北京四中的做法,頭一天還在上課,第二天就期末考試,這就是差距啊。
5.如何做作業(yè)
一是不復習不作業(yè),不亂。
二是獨立思考,不問。
三是不會不亂寫,留白。
四是限時作業(yè),要快。
全做完后集中解決不會的部分,并做標記(后做出來了也要標記),當時表現(xiàn)的思維障礙會在以后學習中重現(xiàn)。
6.如何考試
考試是檢驗階段性學習成果一種手段。但是許多同學包括老師(很大一部分)卻把它當成了學習的目的。所謂應試教育,主要是把手段當目的了。把應對考試當教學目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自然放到次要位置,甚至忘記了教育教學到底要干什么了。考試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作用好比醫(yī)療中的體檢,階段性學習內(nèi)容完成后,每個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每個學生還有哪些知識哪些技能存在哪些問題亟待解決?哪些學生可以進行高強度拓展訓練?哪些需要補漏?哪些學生在今后學習過程中需要取舍部分學習內(nèi)容?所有這些才是考試的真正目的,至于分數(shù)甚至可以不理,因為沒有意義,我們?nèi)メt(yī)院體檢,如果醫(yī)生沒告訴你哪有病,卻告訴你個體檢分數(shù),體檢有意義嗎?重點是不是應放在針對體檢結(jié)果之后的治療上?考試的意義相當于體檢,之后的針對性復習,補習相當于治療,基于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鞏固方案和方案實施,才是最重要的。
具體操作應該有如下幾點要注意:
⑴試題選擇,以能檢測出知識技能掌握為出發(fā)點。
⑵結(jié)果使用,進行錯題分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馬虎,要樹立馬虎就是不會的思想,不要原諒自己。二是知識點漏洞,不要只改原題,一定要準確定位錯題所在的知識點,對所在知識點進行整體復習,補牢漏洞。三是 應用問題,有 只這種情況要多做題,但要做相關(guān)針對性題,所謂哪疼醫(yī)哪。
⑶對待分數(shù),分數(shù)是考試最無用的信息,完全在老師們掌握之下,難度、區(qū)分度,具體題的分值設(shè)置,學生對試題的熟悉度等相同知識掌握程度的學生,做不同的難度區(qū)分度,不同分值設(shè)置,熟知度題分數(shù)不大相同,甚至南轅北轍。但是,錯題很有意義,它是病灶的具體反映,要像對待寶藏一樣珍惜錯題,這些錯題挖光了,學習自然成功了。沒挖光就像散布在學習道路上的地雷一次考試可能僥幸躲過,但可能有一天會碰到,安全性無法保證。
7.錯難題管理
這是學習的一個法寶,源自日本,由北京四中引入中國,千萬個孩子受益,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劉潤澤,同學用她的錯難題本,考上西安交大。魏書生等一大批全國知名教育實踐家都談及錯題本之重要。
現(xiàn)在進行錯難題管理比以前要容易很多了,一是可以在教輔材料上做標記,包括試卷,做好收藏即可,二是可以對錯題拍照,電子存檔,三是也可像從前一樣,各科都準備一個本子,把典型錯難題記錄下來,寫明錯在哪里。
一個學生對錯題管理的程度高低,決定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高低和靈活運用水平高低。放任錯難題就是放棄未來學業(yè)。
(三)“5”是指學習要達到的5個層次,5重境界
此說法源于杜郎口崔其升,學生學習結(jié)果是有層次的,層次不同,收獲大不同。
第一個層次:學會。指記住了理解了會用來做題了,這些,很多老師和同學認為這樣就可以了,課程很多,要繼續(xù)進行了,不幸的是過了一段時間,全忘光了??磥恚皇菍W會了還真不行。
第二層次:會學。
會運用一些材料和方法自主組織學習。這一點在5個層次中站決定性的位置,后3個層次都是這個層次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和具體要求。
會學有兩個反面的含義:一是掌握了科學學習方法,二是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科學的方法就是前面講的那7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操作。能結(jié)合各個學科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運用。達到相對省時高效的學習效果。
第三個層次:會講
這是會學的延伸,但要求更高。講不明白一定還沒學明白,講不明白一定做不明白,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在學生之間,一部分學生努力地做題,但總遇到很多困難,需要求助其他同學,還有一部分學生只是完成作業(yè),但別人求助他時總能神速地解答,表面上看是后者幫助了前者,后者往往被稱贊。其實,是前者幫助了后者。因為前者辛苦地從題海中挖出的寶藏(難題易錯題)拿來給后者分享,使后者節(jié)約了大量的挖寶時間,直奔主題。二是后者為了給前者講清楚,不能只是做出結(jié)果,必須結(jié)合相關(guān)知識,認真梳理解題思路,反思本題考查的知識點、題眼,總之,對其進行了被動的深入思考,雖然是被動,但仍達到了會講的老師級的境界(這也許就是“與人玫瑰,手有余香” 吧)。其實,很多老師也是這么被動地訓練出來的。久而久之,這樣的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就都提高了。講明白了,一定能做明白。而前者若是只滿足于聽明白,會做題,還是沒真會,所以只能回去繼續(xù)當“礦工”。這種學生要想提高,必須自己當“研究員”在講上下大力氣。
第四個層次:講會
有的學生會講,但講了半天會做的同學聽懂了,不會的聽不懂。這種老師也一定程度地存在,這就是沒達到“講會”境界。想讓不會的同學聽懂,可不一般,“我怎么干說你也聽不明白呢”的情況,很重要的原因是講的人境界不到。甚至有的學生有這樣感慨,聽老師講的還不如同學講的聽的明白。原因有二。一是老師的確可能不如學生,把那位老師時光轉(zhuǎn)回學生時代,幾乎一定不如目前班里的最好的學生。最好的都不當老師了。所謂弟子不必不如師,就是這個道理。目前這種高等教育模式,尤其是師范教育模式,只會耽誤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音體美會好一些,或者說耽誤的程度會小一些。上著幾年大學甚至不如讓這個人高中畢業(yè)直接教學得好。二是教師不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現(xiàn)狀。不會使用學生的語言,而學生之間基礎(chǔ)相差較小,加之親自解題過程中知道哪里是最大障礙,所以學生間交流往往更有共同語言。一是鼓勵同學課下多交流,二是課上也要多安排一些同伴互助的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搭建這樣的交流平臺。
第五層次:舉一反三(總結(jié)歸納)
這個是第四個層次的延伸,要想把別人講會,就得變著法的說,舉一反三,總結(jié)歸納自然就來了,但這還是被動的,要把這種被動行為主動化。一道題,尤其是有價值,如典型且有一定難度的題,必須主動思考,一是還可以怎么做?可以怎么問?變哪個條件就成了什么題?…二是這類題的共同點是什么,有什么通用思路和技巧?孫維剛老師稱之為“一題多解”、“多題歸一”十分精當。
一些文科記憶的知識可通過口訣等記憶,也是總結(jié)歸納。最終達到融會貫通。
如果以上五個層次的要求能被靈活置于各科學習實際 ,必會大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175”是一個整體,相互依存,“1”是起點,是內(nèi)容但貫穿于七個環(huán)節(jié),5個層次也都是圍繞“1”展開。首先要完成這個“1”,且是按照七環(huán)節(jié)完成,完成到第五個層次。但“1”不是最終學習目的,“1本”的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一是千萬不要在上面寫答案,直至高考,無就是有,寫上答案的“1本”就是廢紙??膳浯蠊P記演草等練習本。寫多少遍都沒問題,只寫答案就好。二是一定要在上面留標記,而且每次檢測出不會的內(nèi)容都要留,無論是知識點,還是典型題,而且標記要規(guī)范,不要隨便劃個什么×√,要統(tǒng)一,且便于不斷增加,一個理想的方案是在題號前寫“正”字,像記投票結(jié)果一樣。三是階段性全面體檢,只要有時間,就全面過一遍直至每個點,每道題都能一題多解,都能一舉一反三,實在沒時間就重點復習那些做了標記的部分,針對性復習。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完成后至要用兩套市面上的高質(zhì)量綜合題進行適應性訓練,完成以“1”這個不變,應“高考題”這個萬變的過程,每做一新題都要進行定位,一是知識點定位,二是典型題對號,三是建立普遍聯(lián)系,找出變的規(guī)律和解變技巧,如此去做,不必多做題海。
“7”是過程,程序制度保障,必須嚴格執(zhí)行,不能偷懶,投機取巧,否則,每一次都會給自己的學習埋下一個知識點和典型題“地雷”,直至學習道路“地雷密布”最后被炸得粉身碎骨。
“5”是境界提升
“5”重境界的提升程度,決定了全面掌握知識點后,每個學生的高考分數(shù)差距,即使一個班所有學生知識點都過關(guān),典型題都會做,保障的水平也只是考上個普本無憂,向更高分數(shù)攀登的過程必要提升著“5”重境界,那些好為人師的同學,成績(本學科的)一定不錯,至少達到相應學科的重本線需要。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