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又被稱為自閉癥。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fā)育障礙和刻板重復動作。之前,人們把孤獨癥兒童稱作是“被魔鬼偷去了靈魂的孩子”。而現(xiàn)在,人們把他們描述為:住在遙遠星球的孩子們。
![孤獨癥:遙遠星球上的孩子們](http://oa.bamaol.net:83/man/_editor/attached/image/20131009/20131009143143044304.jpg)
孤獨癥兒童的靈魂就像是被“困”在了一個不受自己控制的機器人中,這個機器人阻隔了來自外界的信息,也阻礙了他們表達自己。
熠熠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孤獨癥的孩子,特別活潑,大眼睛忽閃忽閃的。他一會兒看著墻上的鐘大聲報數(shù);一會兒嚷嚷“我要回家”,一會兒又說要吃零食,活脫脫一個精力旺盛的四五歲小男孩。這么能說愛鬧的孩子,為什么會懷疑他有孤獨癥呢?“不是懷疑,是已經(jīng)確診了?!膘陟趮寢尶嘈α艘幌?。果然,和熠熠相處一段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媽媽說什么,熠熠的眼神永遠是游離的,他不看任何人,誰也不知道他目光的焦點是哪里……沒有眼神交流,這是孤獨癥的核心癥狀之一。
發(fā)現(xiàn)熠熠和絕大多數(shù)孩子不同,是在他還很小的時候。比如他大概2歲才會說話,比別的孩子要晚;而早在他7個月左右,爸媽就發(fā)現(xiàn)他不能用眼神與人交流。這些都是孤獨癥的典型癥狀,但當時他們都沒有太往心里去,因為任何做父母的都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孩子可能有病,而且,熠熠在記憶力和觀察力方面比同齡孩子還強一些,這就讓父母更不愿意把事情往壞處想了。他們總告訴自己,等熠熠長大了就好了,上了幼兒園就好了……
然而幼兒園老師的話徹底擊碎了他們的期望?!办陟谟行袨閱栴}”,老師這樣告訴家長,使得他們不得不徹底反思,重新看待熠熠的每一個行為:
熠熠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有好奇心,他通常拒絕學習任何新的東西,可一旦喜歡上之后,又會沒完沒了地拼命重復。每到這時他就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對自身以外的一切都失去了感知,什么也聽不見,什么也看不見。
熠熠很喜歡看電視,但他不喜歡動畫片,只愛看廣告,對廣告語學得尤其快。另外他從很早就喜歡輪子,喜歡輪子不斷轉(zhuǎn)動的樣子,畫畫也總是在畫輪子。換句話說,他喜歡機械重復的東西。
熠熠偏食很嚴重,只吃肉蛋奶,別的都不肯吃。而且他要做什么常常不說話,直接動手。當父母教育他的時候,必須反復說很多遍,但他依然不改,顯得很不聽話。
熠熠小時候很容易摔跤,有時候莫名其妙就倒了,長大以后好多了??墒撬惶茏鼍殑幼?,很久才學會使用剪刀。他也一直都不會拍球。
熠熠在別人和他說話的時候,經(jīng)常不作回答,回答時又常常答非所問,而且從來不注視對方。有時候他突然安靜下來,就一直在擺弄自己的手,伸著食指揮來揮去,好像正在空中畫畫一樣。
不得已,父母帶熠熠去了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通過量表和血清檢查,確診熠熠真的患有這種可怕的疾病——孤獨癥。
孤獨癥:先天的精神殘疾疾病
孤獨癥(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又稱自閉癥,是兒童時期廣泛性發(fā)育障礙(Pervasiv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中最為典型和常見的一種疾病,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fā)育障礙和刻板重復動作。在1943年這個概念被提出以前,人們把孤獨癥兒童稱作是“被魔鬼偷去了靈魂的孩子”。而現(xiàn)在,人們把他們描述為:住在遙遠星球的孩子們。
孤獨癥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性情孤僻、內(nèi)向,它不是一個心理問題,而是由于大腦異常導致的發(fā)育障礙,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先天性的生理疾病。目前醫(yī)學界還不知道孤獨癥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是什么,只知道它是多因素所導致的,其中遺傳因素和胎兒在大腦發(fā)育期間的環(huán)境因素可能是導致孤獨癥的最重要原因。
遙遠星球的孩子們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孤獨癥,2008年,聯(lián)合國將每年4月2日定為“國際孤獨病日”。一些機構(gòu)舉行了義診。義診的孩子中,還有一個男孩看起來更像是現(xiàn)實版的“謝耳朵”:數(shù)學能力與記憶力出眾,喜歡手機和電腦,但無法與人正常溝通。他的生活就像遵循著一套及其嚴謹?shù)摹俺绦颉币话悖坏┍淮騺y,就會極其暴躁……據(jù)安定醫(yī)院的副院長鄭毅教授介紹,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對某一個方面十分感興趣,而且相當出眾,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如何通過眼神、手勢、語言的反饋,來與他人進行感情的交流。
治療要早,更要堅持
根據(jù)鄭毅教授的介紹,孤獨癥并非無法治療。相反,對于孤獨癥這種發(fā)育性障礙的治療來說,只要抓住機會、正確引導,就可以讓這些“來自遙遠星球”的孤獨癥兒童了解“地球”的語言,過上正常的生活。而對于他們來說,每一天都可能是機會,絕對不要放棄,也不能放棄。
接受治療的孩子們的作品
“對于孤獨癥兒童來說,不論年齡,永遠有機會治療,每一天都可以是治療的機會”兒童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方方在接受果殼網(wǎng)的采訪時說。方醫(yī)生認為,孤獨癥兒童經(jīng)過長期,有針對性的治療后,都可以融入社會,并根據(jù)他們個人的特質(zhì),從事一些手工類的工作。
在北京孤獨癥康復中心,有大約20名正在住院的孩子。而由于孤獨癥治療的特殊性,孩子們的家長往往也都辭去工作,不遠萬里來到這里陪床。但是顯而易見,這樣的代價是巨大的……
正如《遙遠星球的孩子》這部電影的題目一樣,孤獨癥的治療就像是教會外星人說地球語言一樣,需要細心、耐心與關愛。當然,尊重對于他們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
http://www.bamaol.com/Html/2013100914273196.shtm【l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湖北超級網(wǎng)蟲王剛 沉迷網(wǎng)游10年病死 [2015-01-08 18:50:59]
- 我不是真正的快樂 [2015-01-08 18:54:05]
- 童年的壓力易造成長大的抑郁 [2015-01-08 18:56:04]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