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11
每日分享:提高認識。最近有三則報道:一是2月26日清豐縣韓村鄉(xiāng)孟焦夫村24歲大學生孟瑞鵬在救兩個女童時,因不會游泳溺亡;二是3月28日河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剛畢業(yè)的學生武耀宗在黃河為救一落水兒童被沖走; 三是4月5日中午12點左右,廣東汕頭市潮陽區(qū)金灶鎮(zhèn)發(fā)生一起人間慘劇:剛剛上山拜祭完祖先的17歲女孩小宜在新林水庫邊洗手時,不慎失足滑入水中,隨后妹妹、父母、弟弟及其他一起上山拜祭的親戚跳入水中救援,卻因不識水性相繼溺水,最終7人不幸溺亡,僅1人幸存。在這些道德模范和血濃于水的親情面前,我不敢妄加評論,我只是想說,父母應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可以分為低級生存能力和高級生存能力,我們常說的生存能力是指低級的或叫基本生存能力。在基本生存能力培養(yǎng)方面,我認為父母的認識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難度,只要有這種認識和觀念,正常的父母都能做到。有一幅關于中美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做事的對比漫畫,形象地說明父母的認識對孩子做事的影響。9-12個月:中國孩子認字;美國孩子自己扔尿布。2-3歲,中國孩子背唐詩;美國孩子扔垃圾、整理玩具。3-4歲,中國孩子參加各種藝術才能培訓;美國孩子喂寵物、澆花、刷牙。4-5歲,中國孩子參加各種藝術才能培訓;美國孩子鋪床、擺餐具。5-6歲,中國孩子參加各種藝術才能培訓;美國孩子擦桌子、收拾房間。6-7歲,中國孩子忙著學習、做作業(yè)、藝術培訓;美國孩子洗碗盤、獨立打掃房間。7-12歲,中國孩子忙著藝術培訓、學習、做作業(yè);美國孩子使用洗衣機、清理洗手間,做簡單的飯。13歲以上,中國孩子忙著學習、做作業(yè)、學習奧數(shù)、藝術培訓;美國孩子擦玻璃、清理灶臺、做飯、換燈泡、清理草坪。
可以說,父母的心在哪里,孩子的行為就在哪里,只要父母對孩子生存能力有足夠的認識,孩子就會有足夠的生存能力。
2015-4-12
每日分享:小事不小。在家庭教育中,優(yōu)秀的孩子是父母從“小事”中培養(yǎng)起來的,“問題孩子”也是父母從“小事”中培養(yǎng)出來的??梢哉f,家庭教育都是由“小事”組成的,就拿勞動來說,無論是熱愛勞動、受人尊敬的偉人還是厭惡勞動、受人唾棄的懶人都是從對待家務勞動的態(tài)度開始的。俄羅斯僑民沙克金教育兒子的事例就讓我們深思。
當年,沙克金和許多中國家庭一樣,生活過得并不富足,但他對兒子提出的各種要求盡量給予滿足,在家里也從來不要求孩子做家務,他覺得這是對兒子愛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導致兒子從小養(yǎng)成自私、不懂關愛他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隨著孩子年齡漸漸長大,問題也越來越多,但沙克金想,樹大自然直,孩子嘛,長大了也許就會懂事了。
然而,事情并非沙克金想的那么簡單。在兒子13歲時,沙克金到俄羅斯探親,剛到俄羅斯,兒子對什么都好奇,每天都快快樂樂的。但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就覺得日子不如意,因為俄羅斯的孩子每天放學后都要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沒有時間陪他玩,使他整日情緒低落。而沙克金看到自己的鄰居、朋友的孩子都那樣勤勞、熱情、彬彬有禮、他決定,今后不能再嬌慣和溺愛孩子了,必須想給小樹剪枝一樣,修剪掉他的缺點和毛病,讓他健康成長。否則,慣子如殺子啊!
回到哈爾濱后,沙克金規(guī)定兒子每天都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暑假,還把兒子送到自己的汽車修配廠打暑期工,并吩咐廠里的師傅不許對他進行優(yōu)待。2004年,沙克金已是擁有幾百萬資產(chǎn)的汽修廠老板。他為了培養(yǎng)兒子,每天早上和兒子一起吆喝著賣餡餅。如今,在沙克金的言傳身教下,兒子已經(jīng)完全摒棄了好吃懶做的習性,他打算開一家專營俄羅斯風味餡餅的店鋪。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的認識對孩子的影響多么重大,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必須重視從小讓孩子做家務勞動這樣的“小事”。
2015-4-13
每日分享:遠離家務。為什么要學習家庭教育?我認為,第一個原因是家庭教育是一門獨立的科學,有其獨特的規(guī)律,其他任何科學像心理學、傳統(tǒng)文化、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都無法代替;第二個原因是家庭教育是實踐性較強,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的科學,而現(xiàn)實千變萬化的,這就要求家庭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時刻關注現(xiàn)實。現(xiàn)在我們?yōu)槭裁丛诩彝ソ逃刑貏e關注家務勞動?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遠離家務,而遠離家務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很多隱患。
30年前,父母要撫養(yǎng)幾個孩子,還要為生計奔波,他們必須讓孩子干活,無形中做了對孩子成長有利的事情。而現(xiàn)在,幾位家長一個孩子,加之勞動量顯著減少,家務活完全不用孩子干也行,從表面看,孩子生活在了蜜罐里,實際上妨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現(xiàn)在是不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做家務成了區(qū)分父母是不是智慧,是不是懂家庭教育的標志。
據(jù)教育研究部門統(tǒng)計,城市中小學生中,完全不做家務的占85%以上!而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些兒童教育專家調查發(fā)現(xiàn),美國小學生每日勞動的時間為1.2小時,中國小學生每日勞動的時間為0.2小時。究其原因,第一、如今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在家里嬌慣著,享受著“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父母們愛都愛不過來,怎舍得讓孩子做家務?第二、很多父母把做家務與學對立起來,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做什么家務?。慨敽⒆犹岢鰩透改缸黾覄諘r,父母會說:“不用你干,你寫作業(yè)就行了!”有的甚至把孩子想做家務當做是孩子不想學習的借口。第三、有些父母認為,做家務是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孩子有本事就應該好好讀書將來做高貴的人,家務只是下人的事,請保姆和鐘點工就行了??傊F(xiàn)在很多父母的眼睛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把提高孩子的成績當成第一位或唯一的大事,而對做家務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不屑一顧,我們必須向父母講清這樣做的危害。
2015-4-14
每日分享:家務漫談。做為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農(nóng)家子弟,我總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之所遠離家務是因為“孩子少、條件好”造成的,而我們過去的孩子都會自然地幫父母做家務,不用強調。實際上,曾國藩在他的家訓中就提出了家務勞動的重要性。他說,判斷一個家族興衰從三個角度進行評判:一是看孩子是否早起;二是看是否參與家務勞動;三是看是否讀圣賢經(jīng)典。由此可見,古人早就看到家務勞動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哈佛大學學者曾經(jīng)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后的失業(yè)率為1:15,犯罪率為1:10,平均收入高出20% ,此外,離異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較低。因此,做家務不僅僅是簡單地讓孩子幫忙分擔一點勞動,更是為了他今后的幸福生活。
盡管我還不能準確地說出家務勞動究竟對孩子的人生有多大影響,但我能直觀地感覺到家務勞動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能衡量孩子發(fā)展的高度,它能預示孩子的幸福指數(shù)。尤其在體力勞動普遍減少的今天,家務勞動這種簡單的基礎的勞動已成為孩子的一種主要勞動,勞動對人生的意義都可從家務勞動中體現(xiàn)出來。家務勞動完全能夠達到培養(yǎng)孩子多種素質的目的。有些父母在家不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而花錢讓孩子到所謂的吃苦夏令營去接受鍛煉,這實在是舍近求遠。我們體會最深的慶是,家務勞動能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心。很多父母反映,現(xiàn)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實際上,由于孩子沒有參加過勞動,他只知道自己學習不易而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報喜不報憂,認為自己遇到的苦惱給孩子說沒用,再說會影響孩子的心情,耽誤學習。以至于孩子看到的都是車來車去,坐在空調屋,吃好的、搞娛樂,不了解父母一日三餐為他操勞,不了父母工作和掙錢的艱辛。假如能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他就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2015-4-15
每日分享:何掃天下?古語說:一屋不掃,何掃天下?我想,也可以這樣說:何掃天下,自一屋始。就是說,父母要想讓孩子成就大事業(yè),必須從一點一滴開始,從家務勞動開始?,F(xiàn)在的孩子為什么疏遠了家務勞動?父母說:“如今的孩子變懶了,不愿幫父母做家務,十幾歲了,還不會洗衣服,更不要說做飯。”孩子說:“一回到家就是學習,父母根本不讓做家務,說學習成績要緊,家務勞動全由父母包了,甚至包括整理書包?!?/span>雖然各執(zhí)一詞,但根本原因在父母,其結果是孩子從小不做家務,大了不愿做家務,進而演變成厭惡勞動,什么也不愿意干。
實踐證明,如果孩子長期不參加家務勞動,時間長了,會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氣,使孩子養(yǎng)成懶惰的不良習慣,最后導致孩子產(chǎn)生憎惡勞動,輕視勞動的不健康心理。很多孩子自己也認為,長期不參加家務勞動,會產(chǎn)生依賴心理和對勞動的陌生感。但令人遺憾的是,一些不讓孩子干家務勞動的父母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有教育家主張,學校不妨把家務勞動列為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對學生必做的家務勞動作出規(guī)定,努力做學生父母的說服教育工作,把開展家務勞動開發(fā)成一個培養(yǎng)學生良好勞動習慣的教育渠道,讓孩子們都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我認為,讓孩子經(jīng)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不僅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反而會促進孩子的學習。專家認為,孩子結束了在學校一天的緊張學習,回到家后,幫助父母拖拖地、洗洗碗、洗洗衣服,可以通過這些勞動來消除學習中的緊張感,減輕疲勞度,從而使學生精力更充沛。還有,父母同孩子一起參加家務勞動,還是同孩子溝通的一個好機會。通過勞動,通過談心、聊天,可以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親情的交融會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產(chǎn)生新的力量。總之,家務勞動對孩子人生有著非凡的意義,我們須記:何掃天下?自一屋始。
2015-4-16
每日分享:學做家務。家庭教肓是一門具有獨立性、邊緣性、綜合性的科學。它是神奇的,它具有無窮的魔力,它能讓一個家庭持久幸福,甚至能讓一個家族持續(xù)興旺;它也能一個家庭瞬間崩潰,甚至讓一個家族長久地處于災難的深淵。它是神秘的,它神出鬼沒來無蹤去無影,無論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都難以發(fā)現(xiàn)它的蹤跡。作為家庭教育的子系統(tǒng),像家務勞動也是神奇和神秘的。說它事小,人們往往忽略它的存在,說它事大,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勞動呢?父母應注意一下幾點:一要及早開始。孩子從學會走路時,就會產(chǎn)生幫助父母的強烈愿望,兩歲的孩子就能替父母送東西,所以父母就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參與家務勞動。二要力所能及。給孩子的家務一定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應該是孩子能夠做到的。有的父母為了培養(yǎng)孩子耐挫力,讓孩子干一些超負荷的家務活,導致孩子害怕勞動,厭惡勞動,這種方法是不可去的。三要循序漸進。從四歲開始,父母可以讓幼兒做一下家務,收拾碗筷,清掃地面,倒垃圾等。還有將自己的衣服穿好,整理好,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把臟衣服放到指定位置,讓孩子明白做家務勞動也是在做它自己的事情。四是正確引導。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父母應該加以適當?shù)囊龑?,尤其是孩子較小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動手做,通過引導,教會孩子方法,并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原因。五是要都鼓勵。6當孩子做的好時,父母可以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有女兒真好!”對孩子進行鼓勵的語言,當孩子做的差時,父母要耐心指導,并說一些諸如“我相信你能信”等激勵性的語言,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實踐證明,孩子都是愛勞動的,孩子沒有臟和累的概念,只要父母教育的得法,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熱愛家務勞動的人。
2015-4-17
每日分享:成長思考。1、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如果你等待別人打破,那么你注定成為別人的食物;如果能讓自己從內打破,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相當于重生。2、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會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悅和親附別人上面。所謂的圈子、資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內功。只有自己修煉好了,才會有別人來親附。自己是梧桐,鳳凰才會來棲;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會來歸。你只有到了那個層次,才會有相應的圈子,而不是倒過來。3、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一段孤獨的日子,每段路都有一段孤獨的時光,你的父母不可能一直幫著你,你的同學不可能一直陪著你,你的朋友也不可能一直圍著你轉。孤獨不是孤僻,更不是寂寞,經(jīng)歷過孤獨的人,思想更豐富,內心更堅強。不管他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他都能讓自己安靜,都能讓自己更好的調整狀態(tài),面對環(huán)境。4、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即使你再排斥現(xiàn)在的不愉快,光陰也不會過得慢點。不要隨意發(fā)脾氣,誰都不欠你的。要學會低調,取舍間必有得失,不用太計較。也要學著踏實而務實,越努力越幸運。5、不管你有再多的興趣愛好,再多的社會關系,再深的對努力學習的厭惡之感,在你青春期的某一個時間點,你都會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高過所有。你要無欲則剛,你要學會孤獨,你要把自己逼出最大的潛能,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你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爛在社會最底層的泥淖里,這就是生活。6、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2015-4-18
每日分享:保護自尊。自尊,是指一個人自己尊重自己,不允許他人輕視,并希望在他人心目中,在社會上有價值的心理需求。心理學家伯恩說過:自尊是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它會給人帶來歡樂和創(chuàng)造力。有自尊的人容易受到周圍人的歡迎,成為他們的朋友。而缺乏自尊的人會導致不求上進,自甘落后,影響學習和生活。自尊也稱自尊心,對孩子而言,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向善的基石。董進宇老師說:自尊心是一個人的脊梁骨;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樣,對待孩子的自尊。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呢?我認為,對孩子來說,自尊來自于他尊,來自于重要他人父母對孩子的尊重。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其中尊重的需求.被列為高級需求。孫云曉老師說: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就是說,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只有從尊重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才能釆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一個人只有受到尊重,才能發(fā)揮潛質,才可能做出驚人之舉。就現(xiàn)在來說,父母最重要的尊重是尊重孩子的隱私權。隱私權是民主時代的產(chǎn)物,奴隸對奴隸主,被統(tǒng)治者對統(tǒng)治者來說是無所謂隱私權的。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三綱五?!钡确饨ㄋ枷胍呀?jīng)深入骨髓,雖然社會主義已建立六十多年,改革開放已三十多年,但信息化時代的民主思想仍沒有代替封建思想。這就好比一個人雖然西裝革履,但垃圾思想和不文明習慣并沒有去掉一樣。表現(xiàn)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的傳統(tǒng)思想與孩子的民主思想己形成尖銳矛盾,很多家庭悲劇都是因父母不尊重孩子,傷了孩子的自尊而引起。特別是隱私權方面,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在父母面前就應該是玻璃人,孩子對父母談隱私權簡直就是胡扯,就是說夢話。這些不尊重孩子的思想和言行必須盡快改變,
2015-4-19
每日分享:維護面子。有一次,兩歲大的侄孫女到我家玩,她看到一個布娃娃,就說:我要!我說,我們的東西,你能要嗎?小孫女馬上呆呆的,躲在媽媽身后。我們笑著勸了孩子,意識到再小的孩子也愛面子。俗語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打人、罵人應是情緒最失控的時候,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能打臉、揭短,可見,臉與短是人們最尊貴、最重視的地方。人是萬物之靈,誰都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人的天性。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把他當成重要的人物對待,他就會按重要的人物對待自己,就會更加尊重自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反之,父母輕視他,忽略他的存在,他就會自輕自賤,做出不負責任、不尊重自己、讓別人不尊重的事情。有些父母不懂得這些,要么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隨便打罵就行;要么認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打罵完一會兒就忘了。這種不尊重孩子的教育,必然會讓孩子產(chǎn)生問題。如當孩子尿到褲子里或尿濕了床,父母當著其他人的面大聲呵斥;當孩子在幼兒園考了較低的分數(shù),父母會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其他親屬及鄰居宣揚;當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他們大動肝火,厲聲訓斥孩子,甚至罵孩子是小偷;當孩子把自己的房門每次反鎖時,父母懷疑孩子不睡覺,想玩游戲,與孩子鬧矛盾,;當孩子把日記裝到抽屜里上鎖時,父母驚恐不安,怕孩子染上壞毛病,像偵探一樣窺視孩子的言行……
我們要明白,家庭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就沒有了安全感,心總是在半空懸著,輕者親子關系不和,重者孩子會做出過激行為。所以,父母一定要維護孩子的面子,尊重孩子的隱私。當孩子尿濕了褲子時,要悄悄詢問,為孩子保密;當孩子考低分時,可與孩子分析原因,但不可宣揚;當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時,給他講清道理,提醒孩子改了就是好孩子。只要你尊重了孩子,孩子就會聽你的教育,
2015-4-20
每日分享:事半功倍。古人云:“子不教,父子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父母的心愿。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的父母從表面看來并沒有下多大功夫,但孩子非常懂事,非常優(yōu)秀;而有些父母花了很多錢,費了很多力,弄得精疲力盡,但孩子卻經(jīng)常出問題。父母怎么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本,從而達到讓自己輕松,讓孩子快樂的效果呢?以下幾種方法可供父母參考。
1、在環(huán)境上下功夫。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今日孩子的很多行為,不論好還是壞,都與家長的行為有關。2、在習慣上下功夫。孩子良好的習慣形成必須有父母的陪伴,教育,培養(yǎng)。一個或一對不愛學習,不樂意讀書的父母則難于培養(yǎng)出出色的孩子。對孩子從小提出的問題,總是敷衍了事,說什么你長大了就會懂得。其結果自然而知,你的孩子的求知欲早早被父母熄滅了。父母的好好學習,對孩子的發(fā)展起著比較大作用。3、在賞識上下功夫。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作為家長,對孩子的賞識至關重要幫其樹立信心,定會教育出不一樣的孩子的。優(yōu)點不說不得了,鼓勵,激勵性的話語對孩子往往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4、在配合上下功夫。一是父母要密切配合。父親教育與母親教育對孩子來說同樣重要,在傳統(tǒng)教育中,我們主要側重母親教育而忽視父親教育。而通過對“問題孩子”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像女孩早戀、男孩缺少陽剛都與父愛缺失有關。因此,完整的家庭教育應是父母密切配合的教育。二是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家長適度地與老師,尤其是孩子的班主任聯(lián)系,溝通一下,了解其在學校的學習狀態(tài),表現(xiàn),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來,愿每一位有智慧,有責任心,有愛心的父母,用新的理念為孩子帶來說精彩的未來!
相鄰博客
- 《每日分享》五十五1(2015年4月) [2015-05-01 19:54:30]
- 《每日分享》五十五3(2015年4月) [2015-05-01 19:57:51]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