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

  • <ul id="q2cmq"></ul>
  • <rt id="q2cmq"><acronym id="q2cmq"></acronym></rt>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 <delect id="q2cmq"></delect>
  • <strike id="q2cmq"><source id="q2cmq"></source></strike>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tr id="q2cmq"></tr><menu id="q2cmq"></menu>
    登錄    注冊
      
    正文
                                     家家都需要的家庭教育——這是一次幾代人享用不盡的充電之旅(視頻)

                                                 解讀:家庭教育現(xiàn)代化和家庭教育十大理念(視頻)                                              

                                                    

                                                     家庭教育是專業(yè)的,可以提升我們育人素養(yǎng);

                                                     家庭教育是樸素的,可以服務于每一位家長;

                                                     家庭教育是實用的,可以解決身邊具體問題;

                                                     家庭教育是科學的,可以改變我們生存現(xiàn)狀。

                                                                                               ——顧曉鳴

                                          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上免費學堂     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課程目錄 

                                         《家庭教育顧問、指導師(中、高級)》專業(yè)化課程目錄匯總

                                             《家庭教育顧問、指導師(初級)》專業(yè)化課程目錄匯總

                                                      班主任家庭教育專業(yè)化課程》目錄匯總

                                                            試聽課程: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素養(yǎng)

    兒童心靈成長變化的6個階段: 4 自我接納

    (2015-06-13 22:43:52)   [編輯]

    第4階段: 自我接納階段(經(jīng)驗的深化理解和補充)


    西方的一種說法:上帝創(chuàng)造了兩種偉大的光。強的光,統(tǒng)治白天,弱的光,統(tǒng)治黑夜。他們是分離的。但上帝沒有制造戰(zhàn)爭,因此,我們要接受黑夜,度過黑夜、甚至愛上黑夜。


    事實證明,孩子有一種天然的能力來理解他生活中和他自身引起痛苦和糾結的方方面面的經(jīng)驗。這種理解會探查那些由于具有威脅性而使他對自己遮蔽起來的、深藏于自我意識之下的經(jīng)驗。這種能力表現(xiàn)為一種傾向,即孩子能夠用一種比之前更為成熟的方式重新組合他的人格、組織自我與生活的關系。


    因而,在3階段得到充分的接納和理解支持的孩子,由于得到了更多的成長的機會,他邁進了第4階段——自我接納。首先他開始容許自己面對真實經(jīng)驗。我用了一個很突兀的詞語——容許。自我成長,始于容許。容許自己理解自己,當我們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在頭腦中判斷是與非,當一個人表達了某種感受、態(tài)度、信念,我們傾向于不假思索地認為:“那是對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錯誤的,不友好的”……我們很少容許自己去細致地理解他人的陳述對他本人來說究竟有什么意義。同樣,我們也不容許自己去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感覺和描述對于自己的意義。這種理解會帶來風險,它可以改變自己,獲得新的經(jīng)驗。4階段的孩子是愿意成長的孩子,他容許自己放下評判是與非,容許自己重新體驗自己,容許自己體驗沖突對于自己的意義所在。他開始嘗試去描述一件事情,而不再簡單地下定義給個好與不好的判斷。當遭遇到?jīng)_突的時候,他不再簡單的抱怨、攻擊、辯解或者逃避,而是深刻地跟這個當下在一起,哭泣,悲傷,生氣或者沮喪,他實實在在地在體驗這些沖突。甚至,他開始原諒,容忍別人的侵犯,容忍指責和誤會。


    特點:


    以前被否認的情感,被抑制的情緒得到了充分直接的體驗

    允許自己面對自己真實的經(jīng)驗

    情感更完滿的得到表達

    以往逃避的直接或者間接的情感,被孩子所接納,當下的經(jīng)驗不再被排斥、恐懼或者消極對抗

    身體和情感、感覺和情緒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4階段的孩子,心靈起了很大的變化。他愿意體驗沖突,并同時意識到?jīng)_突。盡管這會讓他感覺非常痛苦,但在成人的支持下,他們可以接受這些沖突的存在,甚至承受適當?shù)耐纯啵源双@得心靈內(nèi)心真正的自由和極大的力量。他可以正視這些內(nèi)心的矛盾,并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他們理解自己,理解別人,在理解的過程中,自己也發(fā)生著改變。這種改變,讓他逐步接納自己的恐懼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納沮喪和不幸的感受,接納他們充滿勇氣、善良、愛和敏銳感受的那些重要時刻。他樂意成為自己,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完善和限制,也發(fā)掘到自己的優(yōu)勢。他對自己的感情和欲望的意識逐漸增強,他能有意識地體驗到自己細微的情感,對自己的壓抑在減少。當然,他依然會感覺許多事情無能為力,感覺難受和難于自處,但他開始嘗試去理解這些經(jīng)驗。他依然會痛苦,甚至比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這種痛苦,然而,得到支持的他,更愿意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舉例:


    5歲的蒙泰大笑著對我說:“我不要臭粑粑呀,這么臭,這么惡心的粑粑,你怎么可以拿來給我們玩呢!”說著,他用手一把抓起泥巴:“你要不要吃臭巧克力?”我說,“我已經(jīng)吃過了!”蒙泰哈哈大笑,繼續(xù)用手揉捏著潮濕的的泥巴,偶爾眉頭上緊皺一下,顯示出他覺得難受的表情。我看著他,問他:“怎么樣,巧克力好吃吧,又柔軟又舒服,還甜?”蒙泰抬頭看我一下:“才不是呢,黏糊糊的,不舒服?!彪S即把粘滿泥巴的雙手涂抹在工作臺上,混合著工作臺上的渾濁的水說:“我給它洗個澡吧”大約過了兩分鐘,他安靜下來,呼吸也變得均勻,身體放松了,他雙手繼續(xù)撫摸著泥巴,反復循環(huán)。“這臭泥巴好滑好舒服?。 彼朴频卣f。

    4歲半的茜緊張地看著我,我拿著泥巴問:“要不要面包?巧克力面包哦……”。茜對我揮揮手:“我不要”。那“牛肉怎么樣?今天只有面包和牛肉哦!”茜楞了一下,“好吧,來點臭牛肉吧!”我把泥巴放在她潮濕的工作臺上。她用手一摸,小心地揉捏:“好黏啊,臭泥巴把我的手都弄臟了!”隨后,她想去洗手,又自言自語地說:“算了,還是一會再洗吧?!比缓筠D過身,果斷地用手指抓潮濕的泥巴,繼續(xù)揉捏泥巴。不久之后,她的緊張感消失,取之而來的身體的放松,肩膀下沉而腰部直立起來,整個身體靈活起來。

    6歲的杰在媽媽離開工作室的那一刻,他的眼淚就快要出來了。我堅持讓媽媽離開,跟他說:“媽媽就在門口的,你可以看見她。”杰點點頭,自己抓起工作臺的泥巴,平鋪開,開始揉捏,不停地敲打。慢慢地加水在上面,用雙手狠狠地捏。不一會,他表顯出很難受的樣子,眼神專注在自己的動作上,時而舉起手來看著自己的動作,時而輕輕的嘆息一聲,然后,繼續(xù)加泥巴,繼續(xù)加水。不知不覺中,眼淚默默地留著,但臉上卻越來越平靜。幾次之后,他開始變得快活起來,動作也摔掉了唯唯諾諾和膽戰(zhàn)心驚的狀態(tài),身體直立起來,看起來像打了勝仗一樣,他終于主動跟我說話,而且表現(xiàn)出很積極的樣子:“龔老師,我想要泥巴!”


    4階段的孩子,真正接受自己并不容易。因為這本身有許多痛苦的經(jīng)驗在折磨他。因此,他們也會經(jīng)常處于矛盾當中,理解矛盾,同時也陷入矛盾。如果他真正得到了自由的環(huán)境以及情感的支持和接納,那么,他對自己的探索就會更深入,也更能從正向與負向的情感中自如地轉換。對于他人的不同的目光,4階段的孩子,已經(jīng)能適當?shù)乩斫膺@是別人的所思所感而可能非真切的事實。


    例如:你把我的作品毀了!哎,算了,我重新再做一個吧!


    容忍事物有不好的一面出現(xiàn),并尋求解決的辦法。


    例如:媽媽,我想?yún)⒓?,可是我又害怕,心蹦蹦蹦的跳。也許,我害怕一會就不害怕了!


    承認自己的真實情感,對情感有直接的體驗和接納。


    在工作室的反應


    到了這個階段,需要經(jīng)過許多的練習和反思,總結。對孩子真正嘗試調整的,也是這個階段開始。渾渾噩噩、缺乏節(jié)奏與短時間的練習是做不到的。這個階段,主要往不同的反方向去彌補經(jīng)驗中的盲點,深入理解自己的那些感覺,情緒深知思考方式等經(jīng)驗。內(nèi)向抑制的孩子,開始以外向孩子的方式,促使自己的粘稠濃厚轉向到輕快流動。外向疏離的孩子,開始以濃稠厚重的方式來讓自己安穩(wěn)下來。形成調和。他們開始注意到自己之前忽略的關于自身的經(jīng)驗。這時候,感覺像換了一個人。以前躁動的,逐漸趨于安定和享受細節(jié)。以前過于沉默的,會往反方向形成語言的表達。


    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好與不好的界限正在消失。他們可以嘗試著理解和接受所謂的丑陋、不舒服,臟,濃厚與流動,輕與重。不同的感覺都可以接受,并嘗試著理解。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容許被自己接受,雖然會感覺到難受,不舒服,但不會抗拒,而只是盡力去理解。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依然會說泥巴臟,惡心,但他們不拒絕,甚至主動要求有這些“臟”東西的參與。同時,他們在看,在聽,在摸,在感受,在整理。他們在深深的理解自己的經(jīng)驗。


    例如:旁邊小朋友用手重重地拍擊顏料,濺的一身都是的小博只是看了一眼,輕輕地說,“你弄到我身上了,請你小心一點。”


    對無意的侵犯持寬容態(tài)度,接受不好的事情的發(fā)生。


    例如:皮皮走到我面前:“龔老師,幫我拿點惡心的巧克力,我要點臭粑粑!”


    愿意接納反向的情感,經(jīng)驗開始具有整合的特點。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應: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生活中的沖突接受度高,產(chǎn)生激烈對抗和情緒化的幾率減少。情緒來的快,走得也快。容忍度增加了,可以接受別人的無意侵犯,更懂得原諒別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和感受能力,合作性好,適應性也強了。事實上,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成人幫助的時候很少,他自己可以應付生活中基本的沖突,也可以接受一些意外的發(fā)生而不會帶給家長太多的困擾,他不再是經(jīng)常需要你擔心他情緒不好,擔心他不會處理與孩子的關系。相反的,他開始讓我們享受他的存在,真正的享受,而不是一邊在想法上享受著孩子,一邊在內(nèi)心又把他看成小惡魔。他會更體貼,也更能配合成人的要求和規(guī)范,懂得合作,在群體關系中開始考慮到整體的需要。他對事物的抵抗越來越少,但不代表他不會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或者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只是他會更富有彈性。


    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對過程開始很享受,并可以容納不同的經(jīng)驗出現(xiàn)。更容易商量事情,情緒也更平和,激烈的言辭和行為減少,更多的是妥協(xié)與合作。愿意主動或者被動性地去做一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例如:“哎,我又要做這種惡心無聊的事情了。”


    坦然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例如:“是的,我就是這樣子的?!?/span>


    開始接受,并樂意做自己真實的樣子


    被誤會的孩子:媽媽的關注點


    成長實在不容易,把容忍當做懦弱的表現(xiàn)。教導孩子爭強好勝,獲得外在的獎賞,忽略內(nèi)在的成長,是我們媽媽經(jīng)常做的事情。因為內(nèi)在的東西,比較不容易被眼睛看見。對一個內(nèi)在安靜安定的孩子來說,又可能被媽媽們看做是不會社交。我們比較喜歡把孩子置身于正確的一面,為孩子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解釋事情。而我們知道,解釋,其實就是逃避的另外一種借口而已。當解釋的時候,其實就是否定事情的時候。


    當一件事情發(fā)生,做媽媽的總是去引導孩子快樂和舒服。不肯承認孩子本身應該負責和面對,總是轉移孩子的真實情感和應該面對的真實自己。當孩子抱怨說,老師罵我了,做媽媽的第一反應是:“可能老師不是罵你,是罵別人?!被蛘摺袄蠋煘槭裁磿R人,都是老師的不對,老師就不應該罵人?!?/span>


    媽媽們的關注點在于保護孩子,尊重孩子,只讓孩子接受合理的解釋和合理的理由。因為這些理由都是告訴孩子:“你在這個事情中是合理的一方,盡管你遭受了不舒服,但不是你的錯,都是別人的錯誤,才讓你遭受不舒服,對方應該向你道歉?!彼裕瑢τ谶@些過于被照顧情緒的孩子,對于無法明了自己身上有著不完美特征的孩子,要真正從3階段到4階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接受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的事情,甚至不需求任何的解釋,只是當做一件事情的發(fā)生來接受和面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說著簡單,容許自己成為自己,本身就是很痛苦的過程。


    媽媽們都想讓孩子成為自己,但似乎沒有弄清楚,怎么樣才是自己?是情緒化是自己?是正面的快樂愉悅是自己?還是討厭的自己?真實的自己,不是表現(xiàn)出什么都是真實的自己,有可能表現(xiàn)的恰恰是虛假的自己,而回避的才是真實的那部分自己?真實的自己,我認為就是容許自己的喜怒哀樂真正呈現(xiàn)出來,并與之相處,從而激發(fā)自己承受的能力、了解自己在各種處境下的反應以及可以激發(fā)出來的積極信念與動力,獲得寬廣而深邃的的心靈源泉。內(nèi)心力量的獲得,也不是快樂和正確的產(chǎn)品,而正是克服了不快樂和錯誤才能真正獲得內(nèi)心的力量。真正強大的,形成助力的正是對反面力量的融合。

    第4階段: 自我接納階段(經(jīng)驗的深化理解和補充)


    西方的一種說法:上帝創(chuàng)造了兩種偉大的光。強的光,統(tǒng)治白天,弱的光,統(tǒng)治黑夜。他們是分離的。但上帝沒有制造戰(zhàn)爭,因此,我們要接受黑夜,度過黑夜、甚至愛上黑夜。


    事實證明,孩子有一種天然的能力來理解他生活中和他自身引起痛苦和糾結的方方面面的經(jīng)驗。這種理解會探查那些由于具有威脅性而使他對自己遮蔽起來的、深藏于自我意識之下的經(jīng)驗。這種能力表現(xiàn)為一種傾向,即孩子能夠用一種比之前更為成熟的方式重新組合他的人格、組織自我與生活的關系。


    因而,在3階段得到充分的接納和理解支持的孩子,由于得到了更多的成長的機會,他邁進了第4階段——自我接納。首先他開始容許自己面對真實經(jīng)驗。我用了一個很突兀的詞語——容許。自我成長,始于容許。容許自己理解自己,當我們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在頭腦中判斷是與非,當一個人表達了某種感受、態(tài)度、信念,我們傾向于不假思索地認為:“那是對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錯誤的,不友好的”……我們很少容許自己去細致地理解他人的陳述對他本人來說究竟有什么意義。同樣,我們也不容許自己去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感覺和描述對于自己的意義。這種理解會帶來風險,它可以改變自己,獲得新的經(jīng)驗。4階段的孩子是愿意成長的孩子,他容許自己放下評判是與非,容許自己重新體驗自己,容許自己體驗沖突對于自己的意義所在。他開始嘗試去描述一件事情,而不再簡單地下定義給個好與不好的判斷。當遭遇到?jīng)_突的時候,他不再簡單的抱怨、攻擊、辯解或者逃避,而是深刻地跟這個當下在一起,哭泣,悲傷,生氣或者沮喪,他實實在在地在體驗這些沖突。甚至,他開始原諒,容忍別人的侵犯,容忍指責和誤會。


    特點:


    以前被否認的情感,被抑制的情緒得到了充分直接的體驗

    允許自己面對自己真實的經(jīng)驗

    情感更完滿的得到表達

    以往逃避的直接或者間接的情感,被孩子所接納,當下的經(jīng)驗不再被排斥、恐懼或者消極對抗

    身體和情感、感覺和情緒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4階段的孩子,心靈起了很大的變化。他愿意體驗沖突,并同時意識到?jīng)_突。盡管這會讓他感覺非常痛苦,但在成人的支持下,他們可以接受這些沖突的存在,甚至承受適當?shù)耐纯?,以此獲得心靈內(nèi)心真正的自由和極大的力量。他可以正視這些內(nèi)心的矛盾,并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他們理解自己,理解別人,在理解的過程中,自己也發(fā)生著改變。這種改變,讓他逐步接納自己的恐懼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納沮喪和不幸的感受,接納他們充滿勇氣、善良、愛和敏銳感受的那些重要時刻。他樂意成為自己,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完善和限制,也發(fā)掘到自己的優(yōu)勢。他對自己的感情和欲望的意識逐漸增強,他能有意識地體驗到自己細微的情感,對自己的壓抑在減少。當然,他依然會感覺許多事情無能為力,感覺難受和難于自處,但他開始嘗試去理解這些經(jīng)驗。他依然會痛苦,甚至比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這種痛苦,然而,得到支持的他,更愿意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舉例:


    5歲的蒙泰大笑著對我說:“我不要臭粑粑呀,這么臭,這么惡心的粑粑,你怎么可以拿來給我們玩呢!”說著,他用手一把抓起泥巴:“你要不要吃臭巧克力?”我說,“我已經(jīng)吃過了!”蒙泰哈哈大笑,繼續(xù)用手揉捏著潮濕的的泥巴,偶爾眉頭上緊皺一下,顯示出他覺得難受的表情。我看著他,問他:“怎么樣,巧克力好吃吧,又柔軟又舒服,還甜?”蒙泰抬頭看我一下:“才不是呢,黏糊糊的,不舒服。”隨即把粘滿泥巴的雙手涂抹在工作臺上,混合著工作臺上的渾濁的水說:“我給它洗個澡吧”大約過了兩分鐘,他安靜下來,呼吸也變得均勻,身體放松了,他雙手繼續(xù)撫摸著泥巴,反復循環(huán)?!斑@臭泥巴好滑好舒服??!”他悠悠地說。

    4歲半的茜緊張地看著我,我拿著泥巴問:“要不要面包?巧克力面包哦……”。茜對我揮揮手:“我不要”。那“牛肉怎么樣?今天只有面包和牛肉哦!”茜楞了一下,“好吧,來點臭牛肉吧!”我把泥巴放在她潮濕的工作臺上。她用手一摸,小心地揉捏:“好黏啊,臭泥巴把我的手都弄臟了!”隨后,她想去洗手,又自言自語地說:“算了,還是一會再洗吧。”然后轉過身,果斷地用手指抓潮濕的泥巴,繼續(xù)揉捏泥巴。不久之后,她的緊張感消失,取之而來的身體的放松,肩膀下沉而腰部直立起來,整個身體靈活起來。

    6歲的杰在媽媽離開工作室的那一刻,他的眼淚就快要出來了。我堅持讓媽媽離開,跟他說:“媽媽就在門口的,你可以看見她。”杰點點頭,自己抓起工作臺的泥巴,平鋪開,開始揉捏,不停地敲打。慢慢地加水在上面,用雙手狠狠地捏。不一會,他表顯出很難受的樣子,眼神專注在自己的動作上,時而舉起手來看著自己的動作,時而輕輕的嘆息一聲,然后,繼續(xù)加泥巴,繼續(xù)加水。不知不覺中,眼淚默默地留著,但臉上卻越來越平靜。幾次之后,他開始變得快活起來,動作也摔掉了唯唯諾諾和膽戰(zhàn)心驚的狀態(tài),身體直立起來,看起來像打了勝仗一樣,他終于主動跟我說話,而且表現(xiàn)出很積極的樣子:“龔老師,我想要泥巴!”


    4階段的孩子,真正接受自己并不容易。因為這本身有許多痛苦的經(jīng)驗在折磨他。因此,他們也會經(jīng)常處于矛盾當中,理解矛盾,同時也陷入矛盾。如果他真正得到了自由的環(huán)境以及情感的支持和接納,那么,他對自己的探索就會更深入,也更能從正向與負向的情感中自如地轉換。對于他人的不同的目光,4階段的孩子,已經(jīng)能適當?shù)乩斫膺@是別人的所思所感而可能非真切的事實。


    例如:你把我的作品毀了!哎,算了,我重新再做一個吧!


    容忍事物有不好的一面出現(xiàn),并尋求解決的辦法。


    例如:媽媽,我想?yún)⒓樱墒俏矣趾ε?,心蹦蹦蹦的跳。也許,我害怕一會就不害怕了!


    承認自己的真實情感,對情感有直接的體驗和接納。


    在工作室的反應


    到了這個階段,需要經(jīng)過許多的練習和反思,總結。對孩子真正嘗試調整的,也是這個階段開始。渾渾噩噩、缺乏節(jié)奏與短時間的練習是做不到的。這個階段,主要往不同的反方向去彌補經(jīng)驗中的盲點,深入理解自己的那些感覺,情緒深知思考方式等經(jīng)驗。內(nèi)向抑制的孩子,開始以外向孩子的方式,促使自己的粘稠濃厚轉向到輕快流動。外向疏離的孩子,開始以濃稠厚重的方式來讓自己安穩(wěn)下來。形成調和。他們開始注意到自己之前忽略的關于自身的經(jīng)驗。這時候,感覺像換了一個人。以前躁動的,逐漸趨于安定和享受細節(jié)。以前過于沉默的,會往反方向形成語言的表達。


    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好與不好的界限正在消失。他們可以嘗試著理解和接受所謂的丑陋、不舒服,臟,濃厚與流動,輕與重。不同的感覺都可以接受,并嘗試著理解。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容許被自己接受,雖然會感覺到難受,不舒服,但不會抗拒,而只是盡力去理解。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依然會說泥巴臟,惡心,但他們不拒絕,甚至主動要求有這些“臟”東西的參與。同時,他們在看,在聽,在摸,在感受,在整理。他們在深深的理解自己的經(jīng)驗。


    例如:旁邊小朋友用手重重地拍擊顏料,濺的一身都是的小博只是看了一眼,輕輕地說,“你弄到我身上了,請你小心一點?!?/span>


    對無意的侵犯持寬容態(tài)度,接受不好的事情的發(fā)生。


    例如:皮皮走到我面前:“龔老師,幫我拿點惡心的巧克力,我要點臭粑粑!”


    愿意接納反向的情感,經(jīng)驗開始具有整合的特點。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應: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生活中的沖突接受度高,產(chǎn)生激烈對抗和情緒化的幾率減少。情緒來的快,走得也快。容忍度增加了,可以接受別人的無意侵犯,更懂得原諒別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和感受能力,合作性好,適應性也強了。事實上,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成人幫助的時候很少,他自己可以應付生活中基本的沖突,也可以接受一些意外的發(fā)生而不會帶給家長太多的困擾,他不再是經(jīng)常需要你擔心他情緒不好,擔心他不會處理與孩子的關系。相反的,他開始讓我們享受他的存在,真正的享受,而不是一邊在想法上享受著孩子,一邊在內(nèi)心又把他看成小惡魔。他會更體貼,也更能配合成人的要求和規(guī)范,懂得合作,在群體關系中開始考慮到整體的需要。他對事物的抵抗越來越少,但不代表他不會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或者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只是他會更富有彈性。


    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對過程開始很享受,并可以容納不同的經(jīng)驗出現(xiàn)。更容易商量事情,情緒也更平和,激烈的言辭和行為減少,更多的是妥協(xié)與合作。愿意主動或者被動性地去做一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例如:“哎,我又要做這種惡心無聊的事情了?!?/span>


    坦然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例如:“是的,我就是這樣子的?!?/span>


    開始接受,并樂意做自己真實的樣子


    被誤會的孩子:媽媽的關注點


    成長實在不容易,把容忍當做懦弱的表現(xiàn)。教導孩子爭強好勝,獲得外在的獎賞,忽略內(nèi)在的成長,是我們媽媽經(jīng)常做的事情。因為內(nèi)在的東西,比較不容易被眼睛看見。對一個內(nèi)在安靜安定的孩子來說,又可能被媽媽們看做是不會社交。我們比較喜歡把孩子置身于正確的一面,為孩子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解釋事情。而我們知道,解釋,其實就是逃避的另外一種借口而已。當解釋的時候,其實就是否定事情的時候。


    當一件事情發(fā)生,做媽媽的總是去引導孩子快樂和舒服。不肯承認孩子本身應該負責和面對,總是轉移孩子的真實情感和應該面對的真實自己。當孩子抱怨說,老師罵我了,做媽媽的第一反應是:“可能老師不是罵你,是罵別人?!被蛘摺袄蠋煘槭裁磿R人,都是老師的不對,老師就不應該罵人?!?/span>


    媽媽們的關注點在于保護孩子,尊重孩子,只讓孩子接受合理的解釋和合理的理由。因為這些理由都是告訴孩子:“你在這個事情中是合理的一方,盡管你遭受了不舒服,但不是你的錯,都是別人的錯誤,才讓你遭受不舒服,對方應該向你道歉?!彼裕瑢τ谶@些過于被照顧情緒的孩子,對于無法明了自己身上有著不完美特征的孩子,要真正從3階段到4階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接受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的事情,甚至不需求任何的解釋,只是當做一件事情的發(fā)生來接受和面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說著簡單,容許自己成為自己,本身就是很痛苦的過程。


    媽媽們都想讓孩子成為自己,但似乎沒有弄清楚,怎么樣才是自己?是情緒化是自己?是正面的快樂愉悅是自己?還是討厭的自己?真實的自己,不是表現(xiàn)出什么都是真實的自己,有可能表現(xiàn)的恰恰是虛假的自己,而回避的才是真實的那部分自己?真實的自己,我認為就是容許自己的喜怒哀樂真正呈現(xiàn)出來,并與之相處,從而激發(fā)自己承受的能力、了解自己在各種處境下的反應以及可以激發(fā)出來的積極信念與動力,獲得寬廣而深邃的的心靈源泉。內(nèi)心力量的獲得,也不是快樂和正確的產(chǎn)品,而正是克服了不快樂和錯誤才能真正獲得內(nèi)心的力量。真正強大的,形成助力的正是對反面力量的融合。

    第4階段: 自我接納階段(經(jīng)驗的深化理解和補充)


    西方的一種說法:上帝創(chuàng)造了兩種偉大的光。強的光,統(tǒng)治白天,弱的光,統(tǒng)治黑夜。他們是分離的。但上帝沒有制造戰(zhàn)爭,因此,我們要接受黑夜,度過黑夜、甚至愛上黑夜。


    事實證明,孩子有一種天然的能力來理解他生活中和他自身引起痛苦和糾結的方方面面的經(jīng)驗。這種理解會探查那些由于具有威脅性而使他對自己遮蔽起來的、深藏于自我意識之下的經(jīng)驗。這種能力表現(xiàn)為一種傾向,即孩子能夠用一種比之前更為成熟的方式重新組合他的人格、組織自我與生活的關系。


    因而,在3階段得到充分的接納和理解支持的孩子,由于得到了更多的成長的機會,他邁進了第4階段——自我接納。首先他開始容許自己面對真實經(jīng)驗。我用了一個很突兀的詞語——容許。自我成長,始于容許。容許自己理解自己,當我們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在頭腦中判斷是與非,當一個人表達了某種感受、態(tài)度、信念,我們傾向于不假思索地認為:“那是對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錯誤的,不友好的”……我們很少容許自己去細致地理解他人的陳述對他本人來說究竟有什么意義。同樣,我們也不容許自己去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感覺和描述對于自己的意義。這種理解會帶來風險,它可以改變自己,獲得新的經(jīng)驗。4階段的孩子是愿意成長的孩子,他容許自己放下評判是與非,容許自己重新體驗自己,容許自己體驗沖突對于自己的意義所在。他開始嘗試去描述一件事情,而不再簡單地下定義給個好與不好的判斷。當遭遇到?jīng)_突的時候,他不再簡單的抱怨、攻擊、辯解或者逃避,而是深刻地跟這個當下在一起,哭泣,悲傷,生氣或者沮喪,他實實在在地在體驗這些沖突。甚至,他開始原諒,容忍別人的侵犯,容忍指責和誤會。


    特點:


    以前被否認的情感,被抑制的情緒得到了充分直接的體驗

    允許自己面對自己真實的經(jīng)驗

    情感更完滿的得到表達

    以往逃避的直接或者間接的情感,被孩子所接納,當下的經(jīng)驗不再被排斥、恐懼或者消極對抗

    身體和情感、感覺和情緒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4階段的孩子,心靈起了很大的變化。他愿意體驗沖突,并同時意識到?jīng)_突。盡管這會讓他感覺非常痛苦,但在成人的支持下,他們可以接受這些沖突的存在,甚至承受適當?shù)耐纯?,以此獲得心靈內(nèi)心真正的自由和極大的力量。他可以正視這些內(nèi)心的矛盾,并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他們理解自己,理解別人,在理解的過程中,自己也發(fā)生著改變。這種改變,讓他逐步接納自己的恐懼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納沮喪和不幸的感受,接納他們充滿勇氣、善良、愛和敏銳感受的那些重要時刻。他樂意成為自己,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完善和限制,也發(fā)掘到自己的優(yōu)勢。他對自己的感情和欲望的意識逐漸增強,他能有意識地體驗到自己細微的情感,對自己的壓抑在減少。當然,他依然會感覺許多事情無能為力,感覺難受和難于自處,但他開始嘗試去理解這些經(jīng)驗。他依然會痛苦,甚至比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這種痛苦,然而,得到支持的他,更愿意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舉例:


    5歲的蒙泰大笑著對我說:“我不要臭粑粑呀,這么臭,這么惡心的粑粑,你怎么可以拿來給我們玩呢!”說著,他用手一把抓起泥巴:“你要不要吃臭巧克力?”我說,“我已經(jīng)吃過了!”蒙泰哈哈大笑,繼續(xù)用手揉捏著潮濕的的泥巴,偶爾眉頭上緊皺一下,顯示出他覺得難受的表情。我看著他,問他:“怎么樣,巧克力好吃吧,又柔軟又舒服,還甜?”蒙泰抬頭看我一下:“才不是呢,黏糊糊的,不舒服。”隨即把粘滿泥巴的雙手涂抹在工作臺上,混合著工作臺上的渾濁的水說:“我給它洗個澡吧”大約過了兩分鐘,他安靜下來,呼吸也變得均勻,身體放松了,他雙手繼續(xù)撫摸著泥巴,反復循環(huán)。“這臭泥巴好滑好舒服?。 彼朴频卣f。


    4歲半的茜緊張地看著我,我拿著泥巴問:“要不要面包?巧克力面包哦……”。茜對我揮揮手:“我不要”。那“牛肉怎么樣?今天只有面包和牛肉哦!”茜楞了一下,“好吧,來點臭牛肉吧!”我把泥巴放在她潮濕的工作臺上。她用手一摸,小心地揉捏:“好黏啊,臭泥巴把我的手都弄臟了!”隨后,她想去洗手,又自言自語地說:“算了,還是一會再洗吧。”然后轉過身,果斷地用手指抓潮濕的泥巴,繼續(xù)揉捏泥巴。不久之后,她的緊張感消失,取之而來的身體的放松,肩膀下沉而腰部直立起來,整個身體靈活起來。


    6歲的杰在媽媽離開工作室的那一刻,他的眼淚就快要出來了。我堅持讓媽媽離開,跟他說:“媽媽就在門口的,你可以看見她?!苯茳c點頭,自己抓起工作臺的泥巴,平鋪開,開始揉捏,不停地敲打。慢慢地加水在上面,用雙手狠狠地捏。不一會,他表顯出很難受的樣子,眼神專注在自己的動作上,時而舉起手來看著自己的動作,時而輕輕的嘆息一聲,然后,繼續(xù)加泥巴,繼續(xù)加水。不知不覺中,眼淚默默地留著,但臉上卻越來越平靜。幾次之后,他開始變得快活起來,動作也摔掉了唯唯諾諾和膽戰(zhàn)心驚的狀態(tài),身體直立起來,看起來像打了勝仗一樣,他終于主動跟我說話,而且表現(xiàn)出很積極的樣子:“龔老師,我想要泥巴!”


    4階段的孩子,真正接受自己并不容易。因為這本身有許多痛苦的經(jīng)驗在折磨他。因此,他們也會經(jīng)常處于矛盾當中,理解矛盾,同時也陷入矛盾。如果他真正得到了自由的環(huán)境以及情感的支持和接納,那么,他對自己的探索就會更深入,也更能從正向與負向的情感中自如地轉換。對于他人的不同的目光,4階段的孩子,已經(jīng)能適當?shù)乩斫膺@是別人的所思所感而可能非真切的事實。


    例如:你把我的作品毀了!哎,算了,我重新再做一個吧!


    容忍事物有不好的一面出現(xiàn),并尋求解決的辦法。


    例如:媽媽,我想?yún)⒓?,可是我又害怕,心蹦蹦蹦的跳。也許,我害怕一會就不害怕了!


    承認自己的真實情感,對情感有直接的體驗和接納。



    在工作室的反應


    到了這個階段,需要經(jīng)過許多的練習和反思,總結。對孩子真正嘗試調整的,也是這個階段開始。渾渾噩噩、缺乏節(jié)奏與短時間的練習是做不到的。這個階段,主要往不同的反方向去彌補經(jīng)驗中的盲點,深入理解自己的那些感覺,情緒深知思考方式等經(jīng)驗。內(nèi)向抑制的孩子,開始以外向孩子的方式,促使自己的粘稠濃厚轉向到輕快流動。外向疏離的孩子,開始以濃稠厚重的方式來讓自己安穩(wěn)下來。形成調和。他們開始注意到自己之前忽略的關于自身的經(jīng)驗。這時候,感覺像換了一個人。以前躁動的,逐漸趨于安定和享受細節(jié)。以前過于沉默的,會往反方向形成語言的表達。


    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好與不好的界限正在消失。他們可以嘗試著理解和接受所謂的丑陋、不舒服,臟,濃厚與流動,輕與重。不同的感覺都可以接受,并嘗試著理解。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容許被自己接受,雖然會感覺到難受,不舒服,但不會抗拒,而只是盡力去理解。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依然會說泥巴臟,惡心,但他們不拒絕,甚至主動要求有這些“臟”東西的參與。同時,他們在看,在聽,在摸,在感受,在整理。他們在深深的理解自己的經(jīng)驗。


    例如:旁邊小朋友用手重重地拍擊顏料,濺的一身都是的小博只是看了一眼,輕輕地說,“你弄到我身上了,請你小心一點。”


    對無意的侵犯持寬容態(tài)度,接受不好的事情的發(fā)生。


    例如:皮皮走到我面前:“龔老師,幫我拿點惡心的巧克力,我要點臭粑粑!”


    愿意接納反向的情感,經(jīng)驗開始具有整合的特點。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應: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生活中的沖突接受度高,產(chǎn)生激烈對抗和情緒化的幾率減少。情緒來的快,走得也快。容忍度增加了,可以接受別人的無意侵犯,更懂得原諒別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和感受能力,合作性好,適應性也強了。事實上,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成人幫助的時候很少,他自己可以應付生活中基本的沖突,也可以接受一些意外的發(fā)生而不會帶給家長太多的困擾,他不再是經(jīng)常需要你擔心他情緒不好,擔心他不會處理與孩子的關系。相反的,他開始讓我們享受他的存在,真正的享受,而不是一邊在想法上享受著孩子,一邊在內(nèi)心又把他看成小惡魔。他會更體貼,也更能配合成人的要求和規(guī)范,懂得合作,在群體關系中開始考慮到整體的需要。他對事物的抵抗越來越少,但不代表他不會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或者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只是他會更富有彈性。


    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對過程開始很享受,并可以容納不同的經(jīng)驗出現(xiàn)。更容易商量事情,情緒也更平和,激烈的言辭和行為減少,更多的是妥協(xié)與合作。愿意主動或者被動性地去做一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例如:“哎,我又要做這種惡心無聊的事情了?!?/span>


    坦然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例如:“是的,我就是這樣子的?!?/span>


    開始接受,并樂意做自己真實的樣子



    被誤會的孩子:媽媽的關注點


    成長實在不容易,把容忍當做懦弱的表現(xiàn)。教導孩子爭強好勝,獲得外在的獎賞,忽略內(nèi)在的成長,是我們媽媽經(jīng)常做的事情。因為內(nèi)在的東西,比較不容易被眼睛看見。對一個內(nèi)在安靜安定的孩子來說,又可能被媽媽們看做是不會社交。我們比較喜歡把孩子置身于正確的一面,為孩子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解釋事情。而我們知道,解釋,其實就是逃避的另外一種借口而已。當解釋的時候,其實就是否定事情的時候。


    當一件事情發(fā)生,做媽媽的總是去引導孩子快樂和舒服。不肯承認孩子本身應該負責和面對,總是轉移孩子的真實情感和應該面對的真實自己。當孩子抱怨說,老師罵我了,做媽媽的第一反應是:“可能老師不是罵你,是罵別人。”或者“老師為什么會罵人,都是老師的不對,老師就不應該罵人。”


    媽媽們的關注點在于保護孩子,尊重孩子,只讓孩子接受合理的解釋和合理的理由。因為這些理由都是告訴孩子:“你在這個事情中是合理的一方,盡管你遭受了不舒服,但不是你的錯,都是別人的錯誤,才讓你遭受不舒服,對方應該向你道歉?!彼裕瑢τ谶@些過于被照顧情緒的孩子,對于無法明了自己身上有著不完美特征的孩子,要真正從3階段到4階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接受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的事情,甚至不需求任何的解釋,只是當做一件事情的發(fā)生來接受和面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說著簡單,容許自己成為自己,本身就是很痛苦的過程。


    媽媽們都想讓孩子成為自己,但似乎沒有弄清楚,怎么樣才是自己?是情緒化是自己?是正面的快樂愉悅是自己?還是討厭的自己?真實的自己,不是表現(xiàn)出什么都是真實的自己,有可能表現(xiàn)的恰恰是虛假的自己,而回避的才是真實的那部分自己?真實的自己,我認為就是容許自己的喜怒哀樂真正呈現(xiàn)出來,并與之相處,從而激發(fā)自己承受的能力、了解自己在各種處境下的反應以及可以激發(fā)出來的積極信念與動力,獲得寬廣而深邃的的心靈源泉。內(nèi)心力量的獲得,也不是快樂和正確的產(chǎn)品,而正是克服了不快樂和錯誤才能真正獲得內(nèi)心的力量。真正強大的,形成助力的正是對反面力量的融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c4OTcwNA==&mid=207055714&idx=1&sn=e1cf0f8c232047d7720a5ce599f80214&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曉巖轉】

    0
    寫得好

    ●我要參加家庭教育的學習培訓

    最近訪客

    2005~2025 家庭教育網(wǎng)·家庭教育顧問·家庭教育指導師 Copyright by ajm-engineering.com

    本網(wǎng)投訴信箱:gwzds@zhjtjyw.com
    手機版
    滬ICP備13036094號 家庭教育網(wǎng)

    推薦博客↑返回頂部x

    【真情傳遞】石宣家庭教育書院

    【父母手記】不發(fā)脾氣日

    【家教誤區(qū)】教子感悟

    【】讀書沙龍的人文關懷

    【家教論壇】《每日分享》105(2019年6月)

    【】父親節(jié)

    【】寫給女兒的信

    【】分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