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博客被推薦閱讀](http://ajm-engineering.com/images/recommended.gif)
一、時間:2015年4月16日(30分鐘)
二、地點:南樂電視臺
三、主題: 從“奇跡女孩”看生存能力培養(yǎng)
四、主講人:岳升杰
五、主持人:
六、議程:
主持人:
岳升杰: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大家好!我叫岳升杰,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探討、學習家庭教育問題。
2015年元月2日,美國7歲女孩兒塞勒和她的父母、9歲的姐姐、14歲的表姐一家五口乘私人飛機從弗羅里達州度完假回家。途中在肯塔基州飛機墜毀,除塞勒生還外,其余4人全部遇難。時值冬夜,氣溫大約4攝氏度,非常寒冷。此時,身上僅僅穿著度假的短袖襯衫和短褲,腳上沒有鞋子。這個勇敢的小女孩用飛機墜毀后燃燒的機翼,點燃樹枝,來幫助她照亮密林的道路。年幼的她盡管一直在哭泣、流血,但她依靠自己的力量走過兩處堤壩、一座山、橫渡一條約3.6米深的溪流。賽勒使用的一些求生技能,是在這場空難中死去的父親此前教給她的,讓她帶傷能夠行走約1.6公里,穿過密林尋到幫助。不知道過了多久,終于走到一處亮著燈的房子前,敲門求救。
房子的主人,71歲的威爾金斯聽到微弱的敲門聲,打開了門。他看到門口站著一個小女孩,流著鼻血,胳膊和腿上都有血,穿著一只襪子,沒穿鞋,正在哭。老人說:“她告訴我,她的爸爸媽媽死了,她乘坐的飛機墜毀了?!蓖柦鹚棺屝∨⑦M屋后,趕緊報警,告訴警察有飛機墜毀,至少1人幸存。警察大約10分鐘后抵達,把小女孩送去醫(yī)院。警方說,孩子能夠連貫地回答警方詢問,除腕關(guān)節(jié)受傷,身體無大礙。威爾金斯推測,賽勒從林中看到他家的燈光,于是朝著該方向走去,幸運地敲了他家的門。參與營救官員懷特說:“幸虧賽勒走對了方向,如果她朝其他方向走,在這種寒冷天氣里,可能以悲劇收場。她的這番遭遇令人難以想象,她從天上掉落到一個黑洞里,孤身一人,只能靠自己頑強生存”。
我們經(jīng)常用國外的家庭教育同我國進行對比,這個七歲女孩奇跡生還的案例真的需要我們中國父母反思。做為父母都是想讓孩子幸福的,但如果我們不能培養(yǎng)出孩子的生存能力,孩子怎能幸福?聯(lián)想前一段接連發(fā)生的女大學生失聯(lián)被害現(xiàn)象,我們在培養(yǎng)孩子生存能力方面太欠缺了。
第一、父母要有重要認識。我們經(jīng)常聽說:“如今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真差!什么都不會干,離開父母一步兒也走不動。哪像我們小時候,上小學就要下地干活,幫父母洗衣、做飯、領孩子,小小年紀什么家務活都能干 ?!爆F(xiàn)在,有些孩子自理能力差得離譜,上小學了不會掃地;上中學了,離開父母就吃不上飯;上大學了,報到還要父母陪著,父母跑來跑去,孩子在一旁站著;上班了,每周還要把臟衣服帶回家……
有些父母不讓孩子干活其目的是想讓孩子多抽出時間學習,以便讓孩子多掌握知識成大才,而實際效果是:這些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不少孩子懶于思考,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因為他們認為反正任何事情都有父母幫助解決,自己沒有父母做得好,也沒有成就感。就是說,父母不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的想法往往事與愿違、南轅北轍、緣木求魚,根本達不到目的。因此,父母一定要認清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意義,只有有了這種意識,父母才能增強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識,也才能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第二、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技能。小孩子在1歲左右就有了自己做事的欲望,他們什么都想做,有時候要做的事情超過了自己的能力,但他們很有興致。3至6歲的孩子雖然還不具備一定的生活能力,不能主動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特別是對自己的父母有較大的依賴,但這時他們的獨立自主、自我服務意識就已經(jīng)開始萌芽。他們常常在游戲中學大人的樣子掃地、上街買菜、搟面皮、捏餃子等。父母應抓住這個機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凈是添亂,就大包大攬、事事代勞,時間一久,錯過了對孩子自我服務能力培養(yǎng)的大好時機,孩子就會養(yǎng)成依賴心理,真正成為干什么都沒意思的“懶蟲”。我們從小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踐機會,這才是真正為他們負責。
第三、要用鼓勵的方法讓孩子有成功感。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