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你的言行舉止無一不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但是你知道孩子最討厭父母對他(她)采取哪些消極的、不好的教育方式嗎?往下看,或許你正在做著。
1、嘮叨
沒有人能忍受像唐僧一樣成天嘮嘮叨叨的行為,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不喜歡父母有事沒事對著他絮絮叨叨,或者不管大事小事都在他面前的說。對于孩子一些小失誤或者小脾氣,更加不要三番五次的重復(fù)提起。父母一嘮叨,孩子就嫌煩,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千萬記住別對孩子嘮叨。
2、指責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人不會犯錯。年齡尚小的孩子正處于快速學習的階段,難免會有做的不好的時候。這時候父母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孩子的失誤、缺點,你的指責可能會撲滅孩子積極學習的心。
3、專制
對孩子說一不二,從不詢問孩子的意見,或者即使嘴上有問過,行動的時候還是依照自己的想法來,這種相處方式是不是很熟悉?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做父母的不可全權(quán)剝奪孩子的獨立性。
4、暴力
大呼小叫的對待孩子,犯了錯更是惡語相向,嚴重的動手打孩子。要知道,當你打孩子的時候,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當然如今很多父母也意識到不能隨意打孩子,肢體暴力可以盡量控制,但是言語的暴力呢?
5、比較
在家長眼里,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好。無論是學習成績、各種技能、還是行為處事,所以很多時候孩子淪為了父母相互比較的“事物”。在比較的過程中,孩子銳氣受挫、自信心減弱很常見,建議盡量少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娃比較。
6、忽視
雖說現(xiàn)在每個家庭基本只有一到兩個孩子,父母怎么可能會忽視孩子呢?這里說的忽視不是眼睛假裝看不到孩子,而是對孩子的一些小進步、小困惑、小想法視而不見,直接跳過。次數(shù)多了、時間長了,孩子自然離你越來越遠了。
來源:教育百師通 【曉巖轉(zhuǎn)】
1、嘮叨
沒有人能忍受像唐僧一樣成天嘮嘮叨叨的行為,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不喜歡父母有事沒事對著他絮絮叨叨,或者不管大事小事都在他面前的說。對于孩子一些小失誤或者小脾氣,更加不要三番五次的重復(fù)提起。父母一嘮叨,孩子就嫌煩,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千萬記住別對孩子嘮叨。
2、指責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人不會犯錯。年齡尚小的孩子正處于快速學習的階段,難免會有做的不好的時候。這時候父母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孩子的失誤、缺點,你的指責可能會撲滅孩子積極學習的心。
3、專制
對孩子說一不二,從不詢問孩子的意見,或者即使嘴上有問過,行動的時候還是依照自己的想法來,這種相處方式是不是很熟悉?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做父母的不可全權(quán)剝奪孩子的獨立性。
4、暴力
大呼小叫的對待孩子,犯了錯更是惡語相向,嚴重的動手打孩子。要知道,當你打孩子的時候,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當然如今很多父母也意識到不能隨意打孩子,肢體暴力可以盡量控制,但是言語的暴力呢?
5、比較
在家長眼里,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好。無論是學習成績、各種技能、還是行為處事,所以很多時候孩子淪為了父母相互比較的“事物”。在比較的過程中,孩子銳氣受挫、自信心減弱很常見,建議盡量少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娃比較。
6、忽視
雖說現(xiàn)在每個家庭基本只有一到兩個孩子,父母怎么可能會忽視孩子呢?這里說的忽視不是眼睛假裝看不到孩子,而是對孩子的一些小進步、小困惑、小想法視而不見,直接跳過。次數(shù)多了、時間長了,孩子自然離你越來越遠了。
來源:教育百師通 【曉巖轉(zhuǎn)】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家長教育行為誤區(qū) [2015-08-25 19:27:22]
- 【家長必看】教育的極致是“行為教育”! [2015-08-25 19:29:55]
- 【親子教育】家長這種行為,會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2015-08-25 19:31:19]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