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說,有很多次,她balabala說了一籮筐,自己認為都是為人家好的,兒子一開始不吭氣,后來來一句“你閉嘴!”嚴重的時候還會說“你滾開!”抑或“別管我!”很長一段時間,她聽到的兒子所說的話,就是這樣的“三字經(jīng)”,氣得她直掉眼淚。
程度不同,每個家庭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都會多多少少遇到“逆反”的問題。寒假前后,我們的工作室接到幾個個案,齊刷刷的都是孩子突然就不愿意去學(xué)校了,而且看上去毫無理由的,家長們一個個急壞了。
孩子的這一切只是想我們宣告:我長大了,而且我很強大,我再不是那個凡事都聽你安排的小屁孩,我要自己為自己的事情做主,我也要自由行動。
人的天性之一便是獨立自主。
為人父母的人仔細回想一下就能夠想起來,孩子脫離母體的那一刻,便是他走向獨立的開始。然后會爬了,他會爬離我們的身邊,且越爬越遠;會走了,掙脫我們的手,且行且遠;然后是兩三歲的時候,會說:“不要,我自己來!”
這一切,都說明孩子是不斷地自主、不斷地獨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對孩子說著“不”。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愛,這愛里有太多的擔(dān)心和害怕。我們害怕孩子把衣服弄臟了,我們便不允許孩子玩沙子或者玩土,而這些對孩子來說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我們害怕害怕孩子自己吃飯?zhí)嘶蛘叱圆槐?,便從一開始就喂,這自一次剝奪了孩子自我的能力;我們害怕孩子耽誤了學(xué)習(xí),所以我們拒絕孩子幫助我們做家務(wù),只說“你只要學(xué)習(xí)好就夠了”;我們怕孩子交了不好的朋友,便不允許他出門…… #
孩子小的時候,對家長的這些“不”,只能聽從,因為他身單力薄,沒有能力反抗,但是,孩子獨立自主的天性依然在,而且這個天性也在不斷“長大”。而這些違反孩子天性的要求和代替,每給孩子一次,孩子的內(nèi)心就覺得不舒服一次,這些不舒服的情緒便是負面能量,且越積壓越多。等到孩子長大到一定程度,通常是到14、15歲的時候,隨著個頭長高,他的力量也強大起來了,這些積壓在孩子內(nèi)在的負面能量就會爆發(fā)。有的孩子便以逆反、叛逆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也有些孩子因為天生氣質(zhì)是敏感內(nèi)向的,便被大人的壓制制服了,這群孩子便會郁郁寡歡,甚至抑郁。
青春期孩子出問題的,要么就是非常叛逆,做出讓大人覺得大逆不道的事情,也許那只是對大人的一種挑戰(zhàn),一種對自己的證明。要么就是抑郁,那是用消極的方式對大人前十幾年教養(yǎng)的一種回報。
面對這樣的一頭犟犢子,我們做家長的恐怕要先了解孩子的天性,順應(yīng)天性去實施適合他的教養(yǎng)。像植物一樣,有的喜濕喜陰,有的便喜干洗陽,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是向上生長,的,向上的強大生命力,是不可逆的。順應(yīng)天性給對營養(yǎng)的話,植物便會主干又直又壯,枝葉也繁茂,否則的話,則會長出屈曲虬枝。
再則,孩子不同的階段,內(nèi)心的需求并不同,因此,家長需要調(diào)整步伐,緊跟孩子,才能跟孩子同頻,雖然人的內(nèi)在渴望在哪個階段都需要,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需要自主,以及別人的接納、尊重、理解和認同,如果這些渴望不能被滿足,他便會以各種方式逆反,因為他已經(jīng)長大了,覺得自己可以對抗權(quán)威,并為自己做主了。
相鄰博客
- 試讀青春期(一)——孩子的“奇裝異服” [2016-01-09 09:08:09]
- 試讀青春期(二)——那張粉紅色的紙條 [2016-01-09 09:09:07]
- 青春期女孩哪些問題需注意 [2016-01-09 09:11:44]
- 青年期女生早戀的心理分析與對策 [2016-01-09 09:13:08]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