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兒園時,就被要求學拼音、學英語、學數(shù)學、學詩歌、學朗誦、學繪畫、學舞蹈……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玩具、游戲,拿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課本。
其實,在2014年的有來自韓國、澳大利亞等中外近百名教育專家參加的主題為“童心與童性”的國際學術(shù)會議上,亞太地區(qū)兒童與青少年哲學學會會長、韓國慶尚國立大學教授樸鎮(zhèn)煥就拋出了一個很不錯的論題:傳統(tǒng)的以思維為中心的教育存在漏洞,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數(shù)據(jù),國際上已有20多個國家的教育改革由以知識為中心轉(zhuǎn)為以思維為中心的教育。
“以判斷力為中心的教育應該是最好的改革方向。
如何以兒童哲學來培養(yǎng)判斷力?
對于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里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3年中,孩子們參觀了警察局,學習了如何報警,如何處理遇到壞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來做什么的。
孩子們參觀了消防警察局,跟消防警察們一起學習滅火知識、躲避火災的常識;參觀了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里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的;參觀了市政府,認識市長,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市長是什么樣子的。
他們?nèi)プ杂墒袌?,拿著錢,學習怎樣買東西,區(qū)別自由市場跟商店的不同。
他們?nèi)セㄆ?,參觀花圃的種植,學習分辨花草植物。
他們?nèi)タ瘩R戲、兒童歌劇和魔術(shù)。
他們參觀圖書館,學會了如何借書、還書。
他們?nèi)プ熊夒娷?,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
他們每周都跟老師去超市買東西,學習付錢,選擇貨物。
櫻桃收獲的時節(jié),孩子們跟老師去采摘櫻桃。
南瓜收獲的時節(jié),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做南瓜湯。
3年過去了,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約會,自己制訂計劃,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一個6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擁有自己的判斷力而且充滿自信。
幼兒園不是學校,學前兒童不是學生,還孩子一個自由玩耍的童年,不要過早得要求孩子開始文化學習,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優(yōu)秀了!
或許,你可以這樣試試克萊辛德式幼兒教育:
家長們要面對的孩子,看似調(diào)皮,其實是在索求加倍關(guān)愛,對于世界他們有自己獨特理解和感知之道!家長們,不妨適當?shù)胤艞夁壿?,順應孩子的喜怒哀樂;因為愛和尊重,是抵達孩子柔軟內(nèi)心的唯一路徑。
對孩子而言,他不需要為了任何事正襟危坐、高度緊張!就算是學習,也應該以快樂、柔和的姿勢出現(xiàn)。
家長想教育孩子,是因為家長自認為比孩子更懂得這個世界;但其實,關(guān)于這個世界,不是孩子不懂,而是家長們不懂。
孩子凝神于窗外,不是因為他在發(fā)呆,而是因為他能聽得懂鳥兒的交談;他放肆地奔跑,不是因為他不懂事,而是因為他能感受到風的速度和溫度;他不按要求在畫板上亂涂一氣,不是因為他不乖,而是因為那樣的線條更讓他自由!
既能順應孩子的天性和興趣愛好,又能滿足孩子在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多元智能發(fā)展需要,孩子想不優(yōu)秀都難!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g3MjA4Mw==&mid=401359947&idx=1&sn=b60693deb140940b1e55056f6e163a3f&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學前兒童如何學習文化知識 [2016-01-30 21:04:22]
- 如何與學前兒童有效地溝通? [2016-01-30 21:06:38]
- 幼兒學前教育很重要!進幼兒園前要準備什么? [2016-01-30 21:08:34]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