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親”產(chǎn)生的原因是自認為已經(jīng)成人,強烈要求自作主張,竭力擺脫師長的管束,表現(xiàn)出心理“斷乳”愿望,以及強烈的自尊心驅(qū)使他們渴望得到師長的尊重,而且思想情感、個人秘密也不愿意輕易向他人吐露,這時如果師長不能正確對待,不僅極易引起“對抗”的升級而仇視師長,而且也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心理上的閉鎖,拉大師長與交往熟悉人之間的距離。
作為家長應(yīng)該怎樣對孩子“仇親期”進行正確的心理干預(yù)呢?
1、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在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①注意傾聽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并適時做出關(guān)注反應(yīng)。②在觀點上要求同存異,要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同時要以交換意見的方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不要以“權(quán)威”的口吻壓制、強迫孩子遵從所謂的“主旋律”。③把孩子看作是具有獨立思維、獨立行動的個體,給予充分的尊重,是“疏導”而不是教訓,尊重孩子會使孩子反過來尊重師長。教訓只會帶來反感和對立。④師長要正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和認識能力的提高,并不失時機地傳授心理健康知識,使他們正確認識自身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心理行為上的幼稚性、依賴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⑤增加孩子在家庭的“參政”、“議政”權(quán),提高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從而促進家庭關(guān)系的融洽、協(xié)調(diào)。
2、注意身教影響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青少年思想單純、接受力和模仿性極強,如果師長出現(xiàn)與教育行為不相符的表現(xiàn),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師長的不信任或仇視,乃至心理健康發(fā)育。所以,師長在日常行為方面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做好榜樣。言出即行,從我做起。一般情況下青少年都是根據(jù)他人的行為來學習和評價別人的,同時他們也是十分認真和苛刻的。這種“天性”應(yīng)當引起師長的重視和認真對待。②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不要對孩子所做的事過分干涉,放手讓他獨立自主進行。如有些事確實需要干預(yù)的事應(yīng)采取建議、交換看法等方式方法處理,切忌采取強迫、壓制的方式。③保留孩子的自由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權(quán)。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是“專制”式的,認為孩子是自己所擁有的,師長對孩子有絕對控制權(quán),而常常侵犯他們的自由空間、不尊重他們的隱私。這種做法只會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和“仇親”心理。④悉心觀察和疏導,平靜心態(tài)和“脾氣”。對孩子的心態(tài)和行為要作全面細致的觀察和分析,耐心和悅的疏導,即便是孩子做錯了事,既然錯事已經(jīng)出現(xiàn)發(fā)脾氣或打罵是于事無補的,所以要平心靜氣引導和批評,避免做出過分的反應(yīng)。即使是偶然的過火行為,也容易在孩子的感情上留下長期陰影和裂痕,甚至使孩子進一步做出極端的行為而追悔莫及。
http://www.ttgood.com/info/article_8205.htm【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小孩子做作業(yè)花的時間長,成績下滑嚴重,怎么辦? [2016-03-24 21:33:10]
- 對于孩子說謊,教育有方法 [2016-03-24 21:34:19]
- 孩子厭學怎么辦 [2016-03-24 21:37:36]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