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4月份接觸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到學習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課程直到實踐至今,自我感覺不管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是在處理夫妻關系方面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尤其是在教養(yǎng)孩子方面,從一無所知而苦惱無比,到懂得一點點,就以為知道了全部;從時而明白時而困惑到漸漸清晰,我的自我感覺也在慢慢的向著好的方面發(fā)展。
每天都在發(fā)生一件件的小事,都和孩子有關系。但是在處理這些關系的過程中,我慢慢發(fā)現(xiàn)我的自我好感覺就是在這些事情當中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
今天早上寶貝在刷牙的時候,忽然提出今天還要去貝貝高玩,我說自己要加班,她就想讓爸爸帶她去,結果爸爸一口拒絕了,因為爸爸不喜歡去貝貝高,想帶她去別的地方玩。最后因為寶貝不同意,爸爸和我就都不說話了,我穿上衣服出去買早餐了。等寶貝看見我走的時候,我已經(jīng)把門關上了。寶貝放聲大哭,我沒理會,想也許我回來的時候她就會好的。結果一直哭到我回家,爸爸一臉的嚴肅。我笑著說:“干嗎這么嚴肅啊,天氣這么好,要高興才是啊。”同時對寶貝說:“怎么用哭來迎接媽媽,這可不太好啊?!?/span>
看樣子寶貝在和爸爸生氣,看到我沒有責怪她,委屈的找我來了。我知道現(xiàn)在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啥也別說,給孩子一個擁抱,并告訴她媽媽愛你。讓孩子的情緒盡快平靜下來。所以我抱了她,并讓她和我一起把粥熱了,讓她看鍋里的粥翻滾的模樣,并告訴她那些小米在跳舞等,故意轉移她的注意力。果然她很快就平靜下來,并隨著我的引導,情緒開朗了。然后就是很自然的和我一起擺放碗筷,喊爸爸吃飯,并給我們把粥舀到碗里。就象和爸爸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一樣。
飯后寶貝又提出去貝貝高玩的請求,我就問她理由是什么,她小聲說,她想拿著她的魚尾巴去貝貝高給小朋友看,原來是這樣啊,就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小玩具了。明白了她的意思,我就知道怎么來辦了。我給她出了個主意,讓她明天帶到幼兒園去,給小朋友們講講美人魚的故事,并讓大家給提意見,看看誰還有更好的辦法把魚尾巴做的更好看。也可以讓女孩子都回家做一條。這樣小伙伴們在一起玩一定很開心。最后爸爸說今天要帶她去找同事家的小弟弟玩,還要去野外挖野菜,看看誰挖的多,這樣寶貝很開心的就接受了。
以前孩子哭鬧我很心煩,現(xiàn)在孩子再哭,我不會先讓自己冒火,而是先去給孩子救火,把孩子的火氣先滅了,然后大家的火氣就沒有了。這樣再來處理事情就好的多。假如我這時去埋怨愛人,那愛人肯定會把火氣撒我頭上,導致一場無謂的戰(zhàn)爭,對孩子不利,也影響夫妻感情。而把孩子先處理好了,愛人也就沒有火氣了,相反,他會感激我,這樣我們的感情又加深一步。
都說孩子是影響夫妻感情的導火索,所以把孩子的事情先處理好了,讓導火索永遠燃燒不起來,那家庭就會安寧了。先解決孩子的問題是關鍵所在。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