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代社會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婚姻觀念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離婚在人們的心目中已不是一個少見或艱難的字眼。他們利用新婚姻法為廣大公民提供寬松的環(huán)境,在“結婚自愿、離婚自由”的原則下,對愛情、婚姻、家庭的觀念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再加上社會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以及人類具有的“人往高處走”的共性,造成了當今社會離婚率不斷升高。父母離異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喪失愛、被遺棄、不安全的感覺,對子女造成了一種永遠不可彌補的傷害。
家庭類型的不利可導致兒童成長環(huán)境的不良。對于來自非常態(tài)家庭的學生來說,這一非常態(tài)的家庭結構可能成為他們學習成長的精神負擔。非常態(tài)的家庭正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從這一現(xiàn)象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非常態(tài)的家庭結構是影響青少年學習和心智發(fā)展,尤其是品德、個性極為不利的因素。資料顯示,近年來61% 的青少年犯罪來自于離散家庭?!皢栴}家庭”的孩子“問題”多。
離異家庭的孩子主要表現(xiàn)為1、自強自立型;2、無動于衷型;3、孤僻偏執(zhí)型;4、破罐破摔型前。這里只有前2類對社會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而后2 類對社會的不利影響就比較大,而且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這些學生給教師的教育及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也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
我主要想講的是對這些孩子我們的教育對策是什么?怎樣讓傷害減少到最少或是將不利因素轉換為孩子的動力!
1、勸家長應多為子女考慮
首先,應奉勸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社會的安定和諧,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多為子女想一想,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輕率提出離婚。要用心去愛惜自己這個曾經幸福的家,以奉獻精神去百倍呵護這個愛情的結晶,要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去理解、袒護愛的另一半,要千方百計營造一個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的家庭氛圍,增進家庭的凝聚力。即使雙方緣分已盡,感情確實破裂,到了非離婚不可的地步,也沒必要大吵大鬧而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離婚后,也要文明相處,寬宏大量,盡量和對方保持友好,為孩子提供父母依舊相處的寬松環(huán)境。無論對對方有什么不滿,都必須告訴孩子,我們都“很愛你”“你是我們的驕傲”等。切不可為了懲罰對方,不讓對方接觸孩子,謊稱對方“死了”“出國了”,對孩子隱瞞情況,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產生自卑心理。
2、努力改善兒童的心理處境及生活環(huán)境
作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要十分注意自身對孩子行為方式、心理狀態(tài)及性格特征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決不要因自己婚姻的不幸而在孩子身上發(fā)泄不良情緒,把孩子當成出氣筒,不問青紅皂白、動不動打罵孩子。當然,也不能因離婚在良心上感到對不起孩子,懷著深深的內疚心理。特別是想牢固樹立起和孩子的感情時,在對孩子的態(tài)度上一味溺愛,拼命嬌慣,對孩子的不足、缺點甚至錯誤睜只眼閉只眼,放任自流,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更不能因為對自己的婚姻失去信心,對個人前途心灰意冷,轉而把人生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渴盼孩子長大成人有所作為。因此對孩子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苛刻嚴厲,不近人情。這樣反而會使孩子起逆反心理。
3、用愛心撫慰創(chuàng)傷,用親情彌補友情
這方面應該是我們學校,特別班主任應該做的事,對這樣的學生在生活上要多噓寒問暖,學習上要多督促檢查,言談行為中要寬容得體。這樣,孩子在冰冷的世界里才會感到來自教師的溫暖,明白自己沒有被拋棄、被遺忘,有人在關心自己,心靈的創(chuàng)傷就會減輕很多。同時,班集體的班風和同學之間良好的關系對他們來說也十分重要。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真情友愛的班集體里,自然會感到生活充滿陽光,感到自己在不幸當中又特別幸運。
4、讓孩子接觸其他長輩,接受多方面的影響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過程中,父母有著無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愛,孩子就會形成所謂的偏陰人格,即表現(xiàn)出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斷性不強等;而缺少母愛,孩子又會形成所謂的偏陽人格,即表現(xiàn)為孤僻、冷漠、缺乏愛心與同情心、沒有安全感、狹隘等。所以,對于單親家庭的父母來說,要特別注意彌補孩子由于缺少父愛或母愛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總之,作為家長,要以平常心態(tài)對待孩子的成長,既不苛刻又不溺愛;作為教師,要以仁愛之心對待學生,既嚴格要求又關懷備至;作為社會,不能歧視這類單親家庭中的孩子,讓他們快樂地過普通孩子的生活,以更多的熱情回報社會。
相信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對每個單親子女進行關心、愛護和教育,他們都會獲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都會擁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美好未來。
相鄰博客
- 孩子眼中的"不公平"父母 [2007-10-29 18:06:00]
- 隔代教育對兒童的影響 [2007-10-30 15:29:00]
- 一點感觸 [2007-10-30 16:05:00]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2007-11-10 17:3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