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一份2000余名學生的調查顯示,翻看孩子私人物品、訓斥打罵子女、過分干涉子女行為成了孩子“不喜歡父母”的三大“罪狀”,不滿意率均達60% 。調查顯示,孩子“最不喜歡的母親”的理由為“不尊重子女。經常翻看孩子的日記、書包、抽屜”和“愛嘮叨,對孩子的錯誤小題大做,不就事論事”,選擇率分別為75%和63%。而“最不喜歡的父親”的理由則主要為“缺乏民主。不給孩子自由,過分干涉子女行為”和“脾氣暴躁,經常訓斥打罵子女”,選擇率分別為67%和66%。而“尊重子女的人格,尊重子女的選擇,能夠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母親和“言行一致,不輕易承諾,說到做到”的父親則最受孩子歡迎。
根據(jù)調查,半數(shù)左右的孩子最希望在家庭中獲得的是尊重、平等和自由。由于孩子對家長的不滿,一些孩子甚至表現(xiàn)出不服從家長管教甚至與家長為敵的想法。
(一)親子觀破除把孩子作為父母私有財產的觀念,從根本上鏟除家長制賴以產生的基礎;確立“為國教子”的理念,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的建設者和創(chuàng)造者。
(二)評價觀破除單純以學生成績作為評價孩子的惟一標準,全面關懷孩子的身心健康,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引導孩子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三)教育觀破除過度的單向傳授和灌輸?shù)慕逃椒?,尊重孩子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建立親子互動的家庭教育形式,構建教學相長的家庭學習氛圍。
(四)人才觀破除“升學=成才”的人才觀念,樹立“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觀。尊重個性差異,促進個性發(fā)展和人格社會化。
(五)發(fā)展觀破除“智育第一”、“分數(shù)至上”的狹隘發(fā)展觀,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強化人文關懷,促進德智體美勞和諧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
(六)學習觀破除以書本知識為中心的學習觀,注重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培養(yǎng),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造。
(七)育人觀破除以說教為主要方式的家教方法,樹立言教與身教結合并注重身教的教育理念,促進認知和情感的統(tǒng)一。注重榜樣的力量和感受、熏陶的育人功能。
(八)成才觀破除把學校視為培養(yǎng)人才睢一渠道的觀念,樹立當代教育必須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理念,積極主動配合學校教育,支持學校的教育改革。
(九)民主觀破除家長制的教育觀念,尊重孩子的人格獨立和正當權益,以民主、平等的心態(tài)和對話、交流、商量的方式教育孩子,創(chuàng)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
(十)主體觀破除單純以家長的意志塑造和要求孩子的觀念,尊重孩子學習和發(fā)展的自主權,保護孩子的興趣愛好,促進孩子身心的自由發(fā)展。
轉自《中國家庭教育》
相鄰博客
- 怎樣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 [2007-12-17 19:03:00]
- 家庭教育的兩個小故事 [2007-12-23 09:10:00]
- 學生厭學情緒的分析 [2008-03-11 22:01:00]
- 童話故事的背后 [2008-03-17 21: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