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施行為訓練法?
行為訓練法的重點是訓練孩子的行為,它涉及情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通過外力因素的行為作用,鍛練孩子的適應性,并調動起孩子內在的積極性,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行為。訓練形式主要有:
1、 講清道理。只有使孩子明白進行訓練的重要性、必要性、目的性,才能提高孩子參與訓練的自覺性。
2、 提出要求,給予具體指導。針對年齡較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比較弱,家長就要在尊重孩子個性的基礎上,針對性的給予具體的指導。邊講解和邊示范,并且要耐心有序,從日常行為習慣逐漸延伸到學業(yè)、職業(yè)、健康、人格的指導。
3、 嚴格要求,反復訓練,是行為訓練法的核心。給孩子一個反復練習的實踐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想一步到位,這是不符合孩子生理特征的。孩子成長的背后折射的是家長在教養(yǎng)孩子過程當中的毅志力,家長要以身作則,絕對忌偉溺愛,看到孩子辛苦、艱難,心疼放棄,這樣不但達不到訓練的目的,還養(yǎng)成孩子害怕困難,逃避現(xiàn)實的不良心理。
4、 反復檢查,經常督促。要想對孩子訓練有效果,達目的。家長在訓練過程中要反復檢查、督促,做得好給予表揚、獎勵,做得不好給以批評、懲罰,并要求重新練習,直到做好為之。
5、 強化、評價。這是家長按照訓練的要求,對孩子的行為給予一定的判斷、褒貶。可以激勵孩子堅持良好行為習慣,預防和克服不良的行為習慣。這種方式還具有較強的約束作用,它通過對孩子行為反饋,迫使孩子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達到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的作用。
相鄰博客
- 怎樣培養(yǎng)孩子好的生活習慣? [2007-11-13 10:57:00]
- 家庭情感教育缺失 [2007-11-13 18:18:00]
- 促進子女道德感的形成與發(fā)展 [2007-11-14 16:47:00]
- 交流咨詢3 [2007-11-18 00:3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