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校教育發(fā)生錯誤時,家長該怎么辦?(周玉萍)
一、教師存在錯誤的原因:
1、核心問題:育人素養(yǎng)(缺少愛心、缺少耐心、情緒問題)
2、教育方法單一(懲罰,卻又擔驚受怕)
3、缺少與家長主動溝通的意識
4、道德問題
5、缺乏責任感(從幼兒園到高中,有的孩子就被老師撒手不管了,甚至直接跟家長說,你的孩子管不了了,你快給孩子轉(zhuǎn)學吧)
6、觀念錯誤(例如有的教師以教師節(jié)收受禮品等等)
7、老師不敢管的原因:(1)無力。成績壓倒一切,家長溺愛,教育不得法,教師不敢管,管了怕學生家長,怕惹禍上身。(2)領(lǐng)導管制,教師成弱體。
8、應試教育的影響(肖慶蘭)
學校給老師考核的時候,就是以班級的分數(shù)為最終的考核條件。曾有位班主任就表現(xiàn)出很無奈,因為他的班級成績不在前幾名,所以,這位老師就與先進無緣、發(fā)的錢就少等等。這種壓力就讓老師感覺到很無奈。(王慧輝)
9、家長和老師缺少科學教育理念(肖慶蘭)
10、家長沒有承擔起家庭教育責任(肖慶蘭)
11、我們的辦學條件。(王慧輝)
例如,一個老師要教70、80個孩子,怎么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所以,老師也焦慮,這種焦慮情緒無處排解,有的時候也會折射在孩子身上。
二、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家長怎么辦?提出一些指導性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我們掌握的方法越多,才會在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時,知道如何去面對。)
1、 首先,了解事情原委
如果是孩子的錯誤在先,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
其次,在孩子情緒安穩(wěn)下后,冷靜地和孩子分析事情的起因與后果,讓孩子換位思考,盡量保護老師的尊嚴,減少孩子對老師的望而生畏和討厭;
三、找老師溝通,哪怕不提老師懲罰的事,我們也要讓老師知道我們家長是關(guān)心孩子的。
2、以尊重老師為重
只要老師沒有嚴重傷害孩子的身心,像罰寫作業(yè)、罰站、寫檢查等等,孩子接受點小挫折也無妨,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是要承擔后果的。
3、要理智,不能不懂法,不能傷害老師
例如,前不久一則新聞,孩子的爺爺因為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就拿刀刺死了老師。
4、教會孩子遇到這樣的事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學會寬容,學會自己去處理問題。家長不可能跟隨孩子一輩子。
5、愛能融化堅冰。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可能在學校頑皮,不遵守紀律了,老師竟然扔給家長一句話“這孩子一點都不好,問他什么都不說”。聽到老師這么說,所有家長的心里都不會舒服。那家長怎么辦?有兩個故事可以讓我們做智慧家長。
第一個故事《只有你能欣賞我》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座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xiàn)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xiàn)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 “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蹦翘焱砩希齼鹤悠铺旎某粤藘赏朊罪?,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shù)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 名?!闭f這話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fā)現(xiàn),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象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jié)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nbsp;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nbsp;
高中畢業(yè)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大學。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轉(zhuǎn)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還有一個故事《特殊的家長會》
在南京一所初中里,初一的一次特殊的家長會上,為什么特殊呢?這次家長會是老師給全班最調(diào)皮,成績最差的后10名家長開的家長會,參會的是這10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老師從一開始就數(shù)落著這10名學生的劣跡,成績,表現(xiàn)等,說得家長都怒氣沖天,火冒三丈,都在桌子下面踢孩子,掐孩子,只有一名家長沒有這樣,而是摟著自己孩子,撫摸著孩子的頭發(fā),當時大家都很奇怪,問她,為什么你不生氣呢?媽媽說:“就算是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兒子,在我的心中他也是最好的孩子,我不會打他的,因為他是我的自豪,是我的生命?!边@時這個孩子抱著媽媽在媽媽的臉上親了一下,于是母子擁抱在以起。后來這個孩子在初三的時候覺醒了,遲開的花最美,最后考取了中央戲劇院導演系。
慧輝老師的兩個例子:
正面案例《愛迪生的故事》:愛迪生的媽媽把他從學校帶回來從此不上學了以后,愛迪生是這樣說的:“我記得我一點都不能與學校相處,我在班里學習成績最差,當老師叫我笨蛋時,媽媽來到學校極力地為我辯護,就從那時起,我決定要給她爭臉面,不辜負她對我的期望,她是真正理解我的人,我母親理解我,她讓我能按照自己的志向去發(fā)展,使我成了這樣的一個人,對于母親給我的教育,我有說不盡的感激之情。”這就是一個聰明、智慧的媽媽給孩子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反面案例:一個發(fā)生在武漢的案例:在一個游樂場里,一個叫小楊的孩子倒在了草地上,原來是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藥,經(jīng)過搶救脫離了危險。一個勁地哭喊著:“媽媽,給我點耐心吧,給我點鼓勵吧!”為什么她要自殺呢?原來這個孩子最怕見的人就是他的班主任老師,班主任老師經(jīng)常以異樣的目光盯著她,偶爾的一次考試考得稍微好一點,老師就懷疑他是抄別人的,并且告訴孩子的母親。小楊的媽媽從來就不聽女兒的解釋,一味地數(shù)落、動不動加以責罵,在小楊的生活空間里,沒有疼愛、沒有關(guān)愛,她說她就像生活在無愛的荒漠里,她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想“媽媽能不能聽聽我的心里話,不要再逼著我學習了,不要讓我這樣那樣了。這就是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差點導致了孩子失去了生命。
6、面對老師的放棄,撒手不管,家長怎么辦?
一位初三的家長這樣說,說孩子在課堂上不好好聽課,還和老師頂嘴,學習成績太差了,我是管不了他了,還是讓孩子轉(zhuǎn)學吧!孩子沒有轉(zhuǎn)學,但是這已經(jīng)影響到孩子,孩子對老師的印象也不好,更不好好學了。家長很煩惱。
我建議她(1)不要放棄與老師的溝通,多說孩子的優(yōu)點、進步。(2)在家里多和孩子溝通,不要避重就輕。什么重要?學習。那因為老師就不學了,影響自己前途,值得嗎?(3)采取激將法。老師說你不行了,難道就不行了嗎?有那么多成功人士小時候都是被老師否定了的,最后不也成功了嗎?(4)故事啟發(fā)法。剛才看到《風中的木桶》這個故事,也很有啟發(fā)。遇到這樣的事,我們也可以講給孩子聽。我們要不住地給孩子打氣和信心,只有一個人不斷地加重,才不會被打翻。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拭干凈,然后一排排整齊地擺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親摸著男孩的頭說:“孩子,別傷心,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去井上挑來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高興地笑了,他對父親說:“木桶要想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贊許地微笑了。 是的,我們可能改變不了風,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和社會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我們自身的重量和我們自己心靈的重量,這樣我們就可以穩(wěn)穩(wěn)地站在這個世界生活了,不被風和其他東西吹倒和打翻。給自我加重,這是一個人不被打翻的惟一方法。 7、家長不要埋怨、不要護短(馬金龍) 8、和老師溝通時注意(馬金龍) ——注意態(tài)度,客觀看問題,不要激化矛盾 ——給老師一個臺階下,讓老師自我反省 ——短期誤會,可以通過時間淡化 慧輝老師:當孩子和家長說了在學校受了委屈以后,家長要在盡可能保護孩子的情況下保護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是一個前提。家長就常見的一個錯誤是不管孩子在學校遇到什么事情,在跟父母說的時候,父母就會說一句話:“老師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曾經(jīng)碰到幾個這樣的孩子,他們說聽到父母說這樣的話,他們感到非常失望,甚至有一個孩子這樣說:“反正你們大人都是一伙的,沒一個好人!還有我們小孩過的嗎?”所以如果家長這么說的話,孩子的心會離你越來越遠。特別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他們認為自己長大了,自己什么事都能自己搞定了,當他們向你說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問題很嚴重了,對他們來說就是難以搞定的事,讓他們感覺受傷害的事,這時候他們才來和家長說,和家長商量,來和家長傾訴。首先要傾聽孩子,了解孩子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要問問孩子的感受,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然后和孩子一起去面對。另外,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要保護孩子的心靈。 俊卿老師:美國心理學專家登艾弗曾經(jīng)對不同類型的孩子做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有40%的學生能夠記住課堂上看到的或者讀到的東西四分之三,孩子學習有好多種類型,有的是視覺學習的,他靠看靠讀就能領(lǐng)會其中的東西,有30%的孩子能記住課堂上的東西,是靠老師講,他去聽,還有15%的靠觸覺、動覺,這類孩子靠觸摸,靠寫,靠畫,或者參加一些具體的活動才能獲得一些東西。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尤其一些老師,只要你上課不好好聽,就經(jīng)常找家長。家長如果不了解這些,就會說孩子。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學習障礙的帽子。例如,愛迪生、愛因斯坦、丘吉爾,他們就是很典型的動觸覺學習者,一般的人是可以聽也可以看,屬于復合型的學習者。季老師:1、站在孩子角度;2、和孩子一起分析(老師的心情如何、傳言者、開導孩子);3、淡化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矛盾
相鄰博客
- 嬰幼兒氣質(zhì)與早期教育 [2009-09-22 13:19:00]
- 一定要講給孩子聽的20個小故事 [2009-09-22 13:23:00]
- 與家長和老師共勉的幾句話(王廷君) [2009-09-22 13:29:00]
- 希望孩子優(yōu)秀,家長從何做起(林高龍) [2009-09-22 13:4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