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成長博客
顧曉鳴
http://www.gxmgxm.com/
第一個問題
50歲為什么還要做成長博客
第一階段:樸素的愿望
第二階段:工作的需要
第三階段:學習的需要
第四階段:生活的需要
第五階段:生命的組成
第二問題 教師成長面臨什么? 教師成長需要什么?
影響教師成長的六大因素
一是教師、家長、孩子之間角色的轉換。
二是知識結構的單一。
三是自己的夢想與社會現實的反差。
四是師生關系的處理。
五是來自同行的競爭。
六是社會的壓力。
第三個問題 優(yōu)秀教師需要具備
一、注重實踐和原創(chuàng)經驗的積累
實干才是基礎
苦中體驗快樂
二、具有堅強和自覺的性格品質
酷愛學習
多樣學習
聯系實際
三、養(yǎng)成善于思考和反思的行為
善于聯系教學實際思考
善于記錄自己原創(chuàng)日志
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善于反思自己教育實踐
四、充滿個性的創(chuàng)新和富有激情
獨特個性 不斷創(chuàng)新
燃燒激情 超越自我
第四個問題
我們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們是什么?
在應試教育旗幟不倒的情況,我們還是會有一些學校在由“變調”發(fā)展成“變味”:
校長成了應試教育的工頭,
教師成了應試教育的工具,
學生成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家長成了應試教育的陪葬品。
第四個問題
我們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們是什么?
我們怎么辦?
減負增效:素質教育的關鍵
身心健康:素質教育的保障
第五個問題
“生命關懷”和“以人為本”
無論是“新基礎”對人的“生命關懷”,還是現代學校制度的“以人為本”,我認為都應該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
就是還教師有一個正常平靜生存環(huán)境;
就是把教師生命成長權還給教師;
就是最大限度地讓教師有職業(yè)樂趣。
為了“三個就是”,我們有沒有一條
新路可以走出傳統教育的包圍圈?
需要我們研究和思考。
第六個問題
班級授課制和時代的變遷
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
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個靈魂的過程
第七個問題
加速成長和成長博客
第八個問題
成長博客能帶給我們什么?
從“關懷生命”理念上解讀:
把教師主動成長權還給教師。
把學生主動成長權還給學生。
把兩代共同成長權還給家庭。
從創(chuàng)建現代學校制度理念上解讀:
現代學校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有機結合,是在育人這個問題上的有機結合。
從文化高度來解讀:
三流學校做制度
二流學校做品牌
一流學校做文化
文化是一所學校的制高點。 我們如何達到這樣一個高度呢?
由超女文化說到學校文化。
三個“弦外音”:
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益探索
大面積改善家庭育人環(huán)境有效途徑
大面積提高教師工作效率有益嘗試
轉自:顧曉鳴網絡工作室
相鄰博客
- 我們?yōu)槭裁匆x擇博客(轉) [2007-12-30 21:45:00]
- 打開一扇窗戶就有智慧的光投入 [2007-12-30 22:12:00]
-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嗎 [2007-12-30 22:27:00]
- 家長開學第四課——您是合格家長嗎? [2008-09-10 10:5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