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傅蕾家書》(程桂芹)
由于我的理解水平有限,用蝸牛前行的速度總算把《傅雷家書》讀完了。讓我這個做家長的實在感到慚愧!從傅聰點點滴滴的進步都可以看到傅雷夫婦的努力!就像傅雷在給傅聰?shù)男爬镞@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的、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zhèn)洹⑷烁褡吭降乃囆g家”?!队?span lang="EN-US">
用我所學的家庭教育的知識,我的理解就是首先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激勵、喚醒孩子,時時處處身教重于言教,讓孩子學會思考并善于總結。
一、 對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從行走坐站的小事談起。在
首先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然后說我就是這么做的,然后暗示給孩子,這樣做會讓自己更完美和讓人喜歡。這樣的正向暗示比比皆是。 再如:
在
并在
所以這些話,無不暗藏著積極的正向的暗示,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二、 對孩子學習藝術的培養(yǎng)
在
在
在
以上同樣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既然我們認定自己的是對的,是有道理的,那我們就該拿出十分的耐心和忍性。要尊重孩子的特點,尋求孩子自身成長的規(guī)律。
三、 對孩子在戀愛問題的指導。傅雷采用的是先積極地肯定然后再探討的方式:
你是以藝術為生命的人,也是把真理、正義、人格等等看做高于一切的人,也是以工作為樂的人;我用不著嘮叨,想早已把這些信念表白過,而且竭力灌輸給對方的了。我只想提醒你幾點:第一、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摸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別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第二,永遠不要忘了我教育你的時候犯的許多過嚴的毛病。我過去的錯誤要是能使你避免同樣的錯誤,我的罪過也可以減輕幾分,你受過的痛苦不再施之于他人,你也不算白白吃苦。總的來說,盡管指點別人,可不要給人“好為人師”的感覺。奧諾麗納(你還記得巴爾扎克那個中篇嗎?)的不幸一大半是咎由自取,一小部分也因為招撫教育她的態(tài)度傷了她的自尊心。凡是童年不快樂的人都特別脆弱(也有訓練的格外堅強的,但只是少數(shù)),特別敏感,你回想一下自己,就會知道對付你的愛人要如何溫柔,如何謹慎了。
我相信你對愛情問題看的比以前更鄭重更嚴肅了,就在這考驗時期,希望你更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尤其對婚后的責任先培養(yǎng)一種忠誠、莊嚴、虔誠的心情!
在談戀愛的問題上,同樣是先肯定,鼓勵,然后談出利弊再給出建議,自己去思考并做決定,總是讓孩子感覺自己在選擇上自由的,不受控制的,然而又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不正確的戀愛觀是什么樣子?導致的結果,正確的戀愛觀是什么樣子,會是什么結果?一目了然。學到了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又是人生必須懂得的常識!
四、 學會批評孩子
我們看一下傅雷是如何批評自己孩子的。
從這三個小例子,不難看出,批評的效果取決于對方。而傅雷采用的是先拉近距離,然后檢討自己,沉住氣,因為相信自己是對的,所以更沉著,形象的比喻,讓孩子在明白道理后心悅誠服地接受。而在我們的
他本來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上小學時因為寫字差、喜歡在課堂上做小動作而引起老師的反感,被斥為“滾刀肉”,同學們嘲弄他、疏遠他。只要一聽到孩子“不爭氣”的消息,父母就氣憤地對孩子連打帶罵。越打情況越糟,他成了“問題孩子”,對世界充滿敵意,不相信任何人,誰說話也不理,他徹底將自己封閉起來。父母為此操碎了心。
飛飛本來不是一個壞孩子。爸爸在某銀行工作,媽媽是印刷廠職工。1990年,飛飛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多少歡樂和希望,爸媽給他取名飛飛,就是希望他將來能展翅高飛,鵬程萬里。在爸媽的呵護下,飛飛成為一個活潑可愛的快樂小天使。上幼兒園時,他天真活潑,愛說愛笑愛動,經(jīng)常給小朋友帶來快樂的笑聲。而且他特別聰明,幼兒園期間他就會認幾百個漢字。
可是,六歲半飛飛上甲小學時,活潑好動的個性卻給他帶來了無盡的麻煩。上課時,好動的他擺弄鉛筆、橡皮。老師批評他不該不遵守紀律,搞小動作。次數(shù)多了,老師真的很生氣,就讓他罰站,甚至讓他站在桌子上聽課。
更讓飛飛傷心的是,因為他的字寫不好,老師動不動就撕他的作業(yè)本,而且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這強烈刺傷了小孩子的自尊心。慢慢的,他害怕寫字、害怕做作業(yè),一提筆手就發(fā)抖。所以,寫出來的字更是歪歪斜斜,不堪入目。他干脆不寫了
媽媽每天都要接送飛飛,老師三天兩頭地召見她,說飛飛如何不守紀律、不做作業(yè)。媽媽一聽說兒子不爭氣的消息,她就氣憤地掄起巴掌,打得飛飛號啕大哭?;氐郊依?,爸爸聽完媽媽的訴說,更加生氣。他脾氣暴躁,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古訓,一出手就很重。挨打時,可憐的飛飛只有用哭聲表示委屈和不滿。
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結束時,學校召開家長會,媽媽去參加了。在會上老師板著臉告訴她:“你的孩子學習成績是班里的最后一名,太調(diào)皮了,簡直就是‘滾刀肉’!”同時,老師說飛飛得了兒童多動癥。走出校門,覺得大丟臉面的媽媽就狠狠給了飛飛兩耳光。爸爸和媽媽就帶飛飛到醫(yī)院治療“多動癥”,打針吃藥,花了1600多元錢。飛飛活潑好動的“毛病”還是難改。
新學期是以飛飛的淚水開始的,他已經(jīng)害怕上學,所以不愿意進學校。結果招來爸爸的一頓暴打,他只好含淚走進校門。迎接他的是同學們的嘲笑,因為從上次家長會后,飛飛“滾刀肉”的綽號就在同學們中傳開了。飛飛覺得更加煩躁不安,作業(yè)也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將兩節(jié)課壓縮為一節(jié)課時,他就表示不滿,要求休息、上廁所。發(fā)脾氣時,他會將書本撒滿一地。老師很煩這塊“滾刀肉”,動輒罰站,由起初的兩天一次發(fā)展到后來的一天一兩次、三四次??墒撬麉s越變越壞,老師對他很失望,視其為“問題孩子”,收作業(yè)本時對他采取“可有可無”的特殊措施。
這不斷加重了飛飛的逆反心理,他越來越不聽話了。老師召見家長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頻繁。爸爸媽媽覺得沒有管教好孩子,是打得不夠狠,必須將“棍棒政策”執(zhí)行得更徹底。于是,挨打?qū)τ仔〉娘w飛來說成了家常便飯……
在老師和同學們眼中,飛飛還是一個“問題學生”。同學們有意無意地疏遠他,害怕被他“感染”。沒有辦法,他只好“賄賂”同學。他經(jīng)常偷家里的錢,購買玩具、食品,送給那些和自己玩的學生。最多的一次,他偷了300元錢。爸媽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家賊”,非常生氣,劈頭蓋臉地一陣巴掌,打得飛飛的鼻子鮮血直流。在這種情況下,飛飛不相信任何人,連爸媽說話也不理,他將自己封閉起來。
新學期開始了,媽媽
幾天后,老師召見媽媽,板著臉氣呼呼地說:“飛飛不守紀律,不做作業(yè),我能不能管他說他?要不你又說我刺激他了!”以后三天兩頭,老師就要給媽媽反映飛飛的問題。弄得媽媽也害怕見老師了。
于是,爸爸媽媽又開始收拾這個“不爭氣”的家伙。媽媽三天一小打,爸爸五天一大打。起初,飛飛號啕大哭。后來打的次數(shù)多了,他不哭了,悲憤地用眼盯著爸媽。這陌生的眼光讓爸媽心寒,當孩子不哭時,他們卻傷心地哭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飛飛的作業(yè)完不成,媽媽就拿來其同學的作業(yè)讓飛飛照著抄一遍。結果,老師還是說飛飛的作業(yè)沒完成。媽媽奇怪了,其同學就過關了,為什么一樣的作業(yè)飛飛就過不了關呢?
在痛苦中,飛飛在甲小學度日如年。日復一日的傷害,使他不僅變得偏執(zhí)、孤僻、冷漠,而且對世界充滿敵意,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對誰都不相信,他又一次將自己封閉起來,目光變得呆滯起來。在學校,同學們孤立他,老師也不管他,還提醒其他同學“近墨者黑”?;氐郊依?,這個“問題孩子”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要么看動畫片,要么在那兒發(fā)呆。實在無聊時,他就對著畫冊學畫畫,他的畫畫水平很有起色……
麻煩事又來了。一次他躲在桌子下面劃火柴。同學報告了老師,老師嚷道:“這還了得,你要把教室燒著怎么辦?”老師立即通知媽媽到學校來,老師嚴肅地說:“把孩子領走吧,他把學校燒了怎么辦?”當時飛飛正處于四年級上學期期末,媽媽的確不想讓他輟學,就央求老師“給最后一次機會”,并保證以后不發(fā)生類似事情,否則,責任家長負。老師松口了,讓爸爸媽媽寫了一份保證書,這才作罷。
但到四年級下學期時,飛飛還是被迫輟學了。那天早晨雨過天剛晴,飛飛很早來到學校,班里只有三四個學生,飛飛就跑到操場趟水,玩得一高興就忘了上課。老師進班后發(fā)現(xiàn)飛飛失蹤了,立即通知家長,媽媽火速趕來,在操場找到趟水的飛飛,老師氣憤極了,對飛飛說:“你是一架永遠飛不起來的飛機!”接著老師告訴春蘭:“你的孩子我徹底管不了,你領走吧!”說完就把飛飛的書包掂了出來。飛飛就這樣輟學了。
輟學后的飛飛的待遇大家可想而知。結果是孩子完全自閉,一句話都不說。父母傷心欲絕地到處求醫(yī)治療都沒有效果,沒有辦法,爸爸媽媽只好把孩子送進了聾啞學校。
看到這可怕的結局,我的心在哭泣,我們的爸爸媽媽生了孩子,難道真的沒有養(yǎng)育的本事嗎?我還知道,我國著名的演員扮演林道靜的謝芳,她有一個神經(jīng)不正常的孩子,為了能夠照顧他,孩子都20多歲了,還一直帶在身邊。有一次,她拍戲,就把孩子鎖在房間里,回來后,孩子犯病了,就打謝芳,然而這位偉大的母親,忍受著一切,把孩子安頓好后,繼續(xù)排戲,這是什么樣的母親。除去這樣在生理或精神上有問題的孩子,在我們身邊這些身體健康的孩子,難道真是他們心理有問題嗎?那我們自己問過自己沒有,我做到了嗎?我到底該怎么做?我也是一名普通的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我每天都在想,都在尋找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到底那種方式更適合自己的孩子……
看完《傅雷家書》,我知道了什么叫做臘炬成灰淚始干,就在他們辭世的三周前,他們還在做孩子忠實的“鏡子”。在
2009年的
相鄰博客
- 中華家庭教育咨詢正式啟動(程桂芹) [2009-02-14 19:53:00]
- 沒有良好習慣的孩子怎么辦(程桂芹) [2009-03-19 17:06:00]
- 今夜無眠(程桂芹) [2009-03-22 07:07:00]
- 學會分享自己受益(程桂芹) [2010-08-05 22:3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