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今日說法》欄目報道:一家四口到外地打工,母親很年輕,照顧兩個年幼的男孩,兩個孩子都上幼兒園,媽媽負責(zé)每天的接送。后來,媽媽又把3歲的女兒從老家接回來,小女兒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出來打工了。所以,女兒來了以后跟媽媽并不很親,甚至不叫她媽媽,慢慢地就好多了。媽媽對女兒的教育也很重視,每天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就開始教女兒讀書識字,學(xué)說普通話。后來,因為女兒總是把“疑是地上霜”念成“我是地上霜”,媽媽打了女兒,可女兒不知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還是念錯。媽媽連續(xù)打了孩子的后腦勺,結(jié)果孩子睡在床上一直沒醒。媽媽后來報案,說是孩子自己摔的,但警察很快破了案,因為孩子的哥哥也是經(jīng)常挨打,女孩的身體有幾處傷痕,有新傷,也有舊傷。女孩被自己的媽媽活活打死了!
媽媽很后悔。
案例分析:
這又是一位不懂教育的糊涂媽媽。詩人李白如果有在天之靈,他寧愿不作這首詩,也不愿一年僅三歲的小女孩,還不知道外面的和未來的世界有多精彩,就已在母親的教育之下撒手人間。這樣的悲劇為什么屢禁不止呢?
1、我們的家庭教育就像顧老師說的,必須努力做到大面積普及,我們今天的父母都成了孩子成長的“禍害”了,我們的家長還不該反省一下自己嗎?
2、從片中媽媽的表情看,她只是認識到“孩子死了,現(xiàn)在說什么還有什么意義?”。她雖然后悔,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不深刻,沒有找到自己錯在哪。這樣的結(jié)果會怎樣呢?媽媽一方面會強烈的改變自己,但可能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雖不打孩子,但也不會教育了。另外,這位年輕的媽媽也許只是認為自己是一時失手,這樣的話,女兒的死就白死了,因為哥哥還要繼續(xù)接受和妹妹一樣的教育。哥哥的未來也好不哪去!
3、司法機關(guān)從人道主義角度,考慮媽媽還要照顧孩子,媽媽雖犯了罪,只是監(jiān)外執(zhí)行。媽媽還是不能認識與解決自己的根本問題。雖然這位母親很年輕,但思想很傳統(tǒng),不能學(xué)習(xí)與接受學(xué)習(xí)新的教育觀念、育人方式,一個在認知上沒有改變的人,我們怎么能期盼他在行動上有改變呢?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認知改變行動,行為決定結(jié)果。
4、這樣的家庭教育失敗案例經(jīng)常發(fā)生,雖然不少人都已認識到,同時得到了媒體的關(guān)注,但執(zhí)行力不夠。家庭教育不應(yīng)放在“民間”,完全走市場化道路,政府必須承擔(dān)責(zé)任,傾注人力、物力、財力。否則,不知明天哪家又要出問題,這不是一句空話。
5、3歲的小孩子正處于第一叛逆期,孩子是故意和媽媽做對,還是自己的錯誤被強化?“我是地上霜”是否預(yù)示著孩子自己的狀況與心靈的表達?總之,因為成年母親對自己的不懂、不理解、缺乏愛,卻招致孩子的死亡。孩子至死也不能明白,為什么大人的錯誤總要算在我們頭上?u/6317/archives/2010/2010724165346.html曉巖整理
相鄰博客
- 了不起的螞蟻(張海燕) [2010-07-25 10:47:00]
- 昌吉講師培訓(xùn)系列(二)——學(xué)友風(fēng)采 [2010-08-23 13:38:00]
- 與姑娘猜謎語(朱洪艷) [2010-08-24 13:49:00]
- 培訓(xùn)感言——“一夜暴富” [2010-08-24 13:5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