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小學(xué)生的叛逆情緒》
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家長在抱怨,“我家孩子特別不聽話,你讓他干什么偏不,凡是都和你對著干。”“我家孩子回家也不知道學(xué)習,你說他兩句吧,比你脾氣還大?!蹦敲矗覀兿脒^沒有,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強烈的叛逆情緒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為什么有的孩子就會好一些?這和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態(tài)度和給予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下面,我就“造成孩子叛逆情緒的原因;化解孩子叛逆情緒的方式;避免孩子叛逆行為的發(fā)生”這三點與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觀點。
一、造成孩子叛逆情緒的原因
孩子在幼年時期,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嬌慣、放任、遷就等錯誤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孩子造成任性的心理。例如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有些家長不是拒絕,而是試圖用其它借口或者緩兵之計等手段想讓孩子放棄,而當孩子又哭又鬧或者生氣不理時,家長則很快就妥協(xié)了,滿足了孩子的愿望。這實際上就是縱容孩子,一旦孩子意識到通過“不吃飯”、“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等手段來要挾家長,能夠最終“如愿以償”時,就會變得越來越任性。而這種任性到大了,家長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孩子就不僅僅是任性,而且更加叛逆。
我們說,縱容孩子會造成任性和逆反心理;家長對孩子過度嚴厲、不尊重,甚至溝通匱乏和溝通不暢等則是造成孩子叛逆情緒的主要原因。家長對孩子要求過于苛刻,孩子難以達到,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為。有些家長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場合,不管在場多少人,更不管什么人在場,只要見到孩子的毛病甚至只是家長主觀猜測就習慣地訓(xùn)斥孩子一頓。盡管家長的本意是要試圖激勵孩子、保護孩子,但卻忽視了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感到很丟“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受到了不應(yīng)有的貶低和損害。孩子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自覺地便和家長對抗起來了。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雖然讀過多次了,但每次都會對自己的心靈產(chǎn)生一種震撼。現(xiàn)在,我想把它分享給在座的家長朋友們。這則故事的題目就是《20美金的價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點煩,發(fā)現(xiàn)他5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鞍?,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么問題?”“爸,你一小時可以賺多少錢?”“這與你無關(guān),你為什么問這個問題?”父親生氣地說。
“我只是想知道,請告訴我,你一小時賺多少錢?”小孩哀求?!凹偃缒阋欢ㄒ赖脑?,我一小時賺20美金?!?/span>
“喔”小孩低下了頭,接著又說,“爸,可以借我10美金嗎?”父親發(fā)怒了:“如果你問這問題只是要借錢去買毫無意義的玩具或東西的話,給我回到你的房間并上床。好好想想為什么你會那么自私。我每天長時間辛苦工作著, 沒時間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戲?!?/span>
小孩安靜地回自己房并關(guān)上門。
父親坐下來還生氣。約一小時后,他平靜下來了,開始想著他可能對孩子太兇了——或許孩子真的很想買什么東西,再說他平時也很少要過錢。
父親走進小孩的房:“你睡了嗎孩子?”“爸,還沒,我還醒著。”小孩回答。
“我剛剛可能對你太兇了,”父親說,“我將今天的氣都爆發(fā)出來了——這是你要的10美金?!?/span>
“爸,謝謝你?!毙『g叫著從枕頭下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shù)著。
“為什么你已經(jīng)有錢了還要?”父親生氣地說。
“因為這之前不夠,但我現(xiàn)在足夠了?!毙『⒒卮?,“爸,我現(xiàn)在有20塊錢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span>
這個故事意在提醒我們家長朋友們,不要因為工作忙、應(yīng)酬多而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長要勤于與孩子們交流,為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打好基礎(chǔ)。不要等到孩子出現(xiàn)了一些毛病或者不良行為時,上來就情緒失控地對孩子大喊大鬧或拳腳相向。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雖然他來自于你,卻并不屬于你,他有屬于他們自己的人格和思想。長此以往,當孩子再次遭受無理待遇時,也會學(xué)著你的方式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于是,叛逆行為也就產(chǎn)生了。
有位專家這樣評論道:“對于‘逆反期’孩子的心理加以正確引導(dǎo),將使他們一生受益,但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fā)育和成長行為?!笨梢姡敽⒆赢a(chǎn)生逆反行為時,做為家長應(yīng)該采用怎樣地疏導(dǎo)方式,運用怎樣的藝術(shù)手段來化解孩子的叛逆情緒,是眾多家長急于尋求的解決方法。
二、化解孩子叛逆情緒的方式
作為父母,想要和孩子達成良好的親子溝通,就要多進行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人類的本能需求,尤其孩子對父母的交流更具有強烈地愿望。有這樣一個測驗,您認為孩子每天和父母的情感交流時間,多長時間便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答案很出乎與大家的意料。是的,事實上并沒有我們所想的那么難,只要每天僅抽出20分鐘的時間留給孩子,便可滿足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要。有了這種情感的交流,不僅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化解和避免孩子產(chǎn)生叛逆情緒的最佳渠道。
“溝通從心開始”如何才能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達到良好的溝通呢?這就需要家長在與孩子交流與溝通時,多注意一下說話時的態(tài)度和語氣,運用一些技巧,講究一下方式,心平氣和地把自己的所見所思傳遞給孩子。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師,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為方式可以直接促進子女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平穩(wěn)度過逆反期。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母親每當生氣時就拿自己的頭去撞墻,有時會撞到流血為止。起初孩子還小,每當看到這種情景就會害怕,就會乖乖聽話??呻S著次數(shù)的增多,孩子的逐漸長大,當與母親發(fā)生爭執(zhí)而達不成心愿時,也學(xué)著母親的樣子去撞墻以求宣泄內(nèi)心的不滿情緒。這就是母親的榜樣行為,深深扎根在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也為孩子的成長埋下了永久的禍根。
家長和孩子交流時,要用尊重的語氣而不是教訓(xùn)的語氣說話。讓孩子變得“聽話”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會使子女尊重自己。不要當著眾人的面來批評教育或嘲笑諷刺你的孩子。當孩子向你談他感興趣的話題時,要集中注意力聽,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緊急的事,不妨先跟孩子打個招呼,以便取得孩子的諒解。即使一開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見,也要耐心聽完,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后再以交換意見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地說教而不顧子女的感受;對需要干預(yù)的事應(yīng)采取適宜的形式,避免簡單粗暴導(dǎo)致更深的隔閡。
還有多陪孩子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如:看足球賽、欣賞演唱會或群體活動等。鼓勵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展現(xiàn)自我價值,用知心朋友的態(tài)度與他們交流感受,潛移默化地引導(dǎo)孩子正確的待人接物觀念,使孩子朝著良好的行為狀態(tài)去發(fā)展,有了這樣的情感做基礎(chǔ),才能更好地化解孩子的叛逆情緒。
父母要正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和對世界認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孩子想干什么,不要用自己的經(jīng)驗去套,相信他能夠設(shè)計自己的未來。家長只需耐心地幫助他們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即可。幫孩子樹立自己的獨立人格,不要指手畫腳,許多事都可以放手讓他們獨立進行,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三、避免孩子叛逆行為的發(fā)生
父母的榜樣作用很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師,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為方式可以直接促進子女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平穩(wěn)度過逆反期。這就需要家長要注意保持冷靜理智的處事態(tài)度,避免與孩子發(fā)生沖突時做出過分的舉動。家長要理解孩子,體諒小學(xué)階段是孩子最容易犯錯的時期,要盡量指導(dǎo)孩子少犯錯誤,而期望孩子不犯錯誤,則是不現(xiàn)實的。
父母要樹立不斷學(xué)習的觀念。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廣聞博見,多閱覽有關(guān)家庭教育的書籍,或通過其它渠道多吸取有關(guān)家庭教育的知識,爭取以一種更科學(xué)、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和藝術(shù)手段對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給與正確的疏導(dǎo)和教育,使得為人父母的多重人格魅力,博得孩子的信賴和尊敬。
希望這個主題,能給家長朋友帶來某種啟發(fā)或者感悟。在今后面對孩子的叛逆情緒時能給予正確的理解和處理,并以有效的方式疏導(dǎo)孩子的不良情緒,避免叛逆行為的再次發(fā)生,從而促進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形成。
相鄰博客
- 《親子溝通的語言藝術(shù)》(12月20日講稿之二) [2008-12-20 18:23:00]
- 家有小女愛勞動【原】 [2008-12-26 22:35:00]
- 電子刊物 [2008-12-31 19:41:00]
- 觀看《暖春》之后,帶給我家的觸動 [2009-01-12 23:0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