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想做個好孩子,可現(xiàn)實中,有的家長因為沒有愛的智慧,用他的無知,親手摧殘了孩子的信心,“埋葬”了孩子的愿望。
一位同學流著眼淚說,媽媽很看不起她,經(jīng)常說她沒出息。有一天,她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是沒出息,我有一門功課在班上始終是排名第一?!眿寢屨f:“你還有第一名的時候?是倒數(shù)吧!”她說:“是真的第一名?!眿寢尠胄虐胍傻貑枺骸澳囊婚T功課?”她說:“勞動課?!眿寢屔鷼獾卣f:“虧你還說得出口,我看你就是沒出息!將來肯定是掃馬路的料!”這位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缺乏教育信心,更可悲的是,她的無端評價,破壞了孩子的良好感覺和自信。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評價的標準,往往會成為孩子評價是非善惡的依據(jù)。所以,家庭教育的權威性、終身性和深遠性,是社會、學校所無法替代的。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家長的愛,但更需要家長具有愛的智慧。唯有智慧的愛,才具有神奇的力量,為孩子鋪墊成功的基石。
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在高考進入倒計時后,很多家長都關注孩子每次模擬考的分數(shù),而一位高三女生的父親,卻從不過問孩子的分數(shù)。每到星期天,他總是帶女兒去廣場放風箏。當女兒看到風箏升上天空時,高興得又蹦又跳,一周的緊張與壓力便釋放一空。很多家長都說這位父親“糊涂”,女兒即將高考,還要帶女兒去玩耍,豈不浪費時間?
高考第一門是語文。作文要求學生寫對一次英雄之舉的感受。也許是緊張,女兒把手舉炸藥包炸敵人碉堡的董存瑞,誤寫成了邱少云。她想,這下完了!她沮喪地把失誤告訴父親。
父親沒有埋怨,他微笑著對女兒說:“你沒有錯,邱少云也是英雄?。∷龅蕉嫒鹉莻€情況,同樣會手托炸藥包炸掉敵人碉堡的?!边@位“糊涂”父親哄著情緒失落的女兒。
父親的一席話,讓女兒感到如釋重負。她又充滿信心地趕快準備下一門功課,以一顆平常心參加了其他學科的考試。最后以優(yōu)秀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故事中的父親以“糊涂”掩蓋著大智慧。高考前,當女兒陷入備考緊張狀態(tài)時,他不言分數(shù)高低,卻把風箏、藍天當作禮物送給女兒,為女兒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高考中,當?shù)谝婚T考試的失誤使女兒內(nèi)心異常煩亂時,他卻用溫馨的語言慰藉女兒,為女兒加油鼓勁!這位父親是智慧的父親,更是聰明的父親。
智慧的愛就是愛的智慧,它是孩子信念的旗幟、力量的源泉,更是孩子前進的燈塔、成功的希望。
來源:津報網(wǎng)?每日新報 【曉巖轉】
相鄰博客
- 道理讓孩子自己去悟(上) [2010-05-25 13:49:00]
- 道理讓孩子自己去悟(下) [2010-05-25 13:50:00]
- 做父母的十句“三字真言”(一) [2010-05-25 13:52:00]
- 做父母的十句“三字真言”(二) [2010-05-25 13:5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