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歲的文文是幼兒園里出名的搗蛋大王,他經常二話不說地去把小朋友的玩具扔掉,或者無緣無故打別人一下,惹得小朋友不是哭鼻子,就是滿屋子追著他跑。這是怎么回事呢?文文爸爸的一句話:“也許是我們的錯”,似乎解開了大家的困惑。原來,爸爸媽媽一直很寵愛文文,凡是他提出要求就去盡量滿足。爸爸媽媽還有一個習慣:同文文說話時,他們都會蹲下身子,面對面仔細地聽,認認真真地做出回答。久而久之,文文認為任何人都應該這樣注意他說的話,并馬上做出反應。由此看來,過分地尊重孩子也可能是一種過錯,妨礙了他和同伴的關系發(fā)展。隨著獨生子女現象的普遍化,孩子成為了需要倍加珍惜的“唯一”。父母多了“當心”、“精心”、“愛心”,卻忘了育兒也需要一顆平常心。
- 平常心的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要求,鼓勵他們的自我表達和積極行動,并且恰到好處地滿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時,平常心的父母時刻提醒孩子考慮他人的想法,認識現實的限制,幫助他們充分體驗真實的生活。
- 平常心造就的孩子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 *快樂:情緒愉悅,愛笑;即使摔倒了,疼了,也很少哭;不高興的事情忘記得很快。
- *主動:善于表達意愿,勇于親自嘗試,經常獨立思考問題。
- ?。泄?jié)制:很少耍賴和胡鬧,知道大人生氣馬上就不鬧了,具備等待和忍耐的性格特征。
- ?。軞g迎:喜歡與人打招呼,愛幫忙,體貼懂事,會安慰人;為人大方,與人分享玩具或食物等。
- 平常心的父母當然有自己的教育法寶,這里介紹幾種主要技巧。
- *認同。寶寶正處于不斷探索和學習的階段。他們會犯錯誤、會惹麻煩、會自不量力,也會弄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創(chuàng)舉”。比如他會把新買的玩具汽車拆壞了,可能這是好奇心作祟,他想弄明白為什么汽車會動、會發(fā)光。父母一定要記得對他動手探究的舉動和善于思考的精神表示認同,然后再慢慢告訴他破壞玩具本身是不好的行為。
- ?。舆t滿足。寶寶的自我控制能力整體上看還處于相當低的水平。他們更傾向于追求即時性滿足,想吃就吃,想要就要,容不得半點拖延。為了提高孩子對現實的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力,父母可以適時適度的延遲滿足他們的要求。如果孩子堅持做到了,父母必須對他在忍耐和等待中付出的努力進行認可,說一句“寶寶真棒!”或者給予物質獎勵,從而強化他們的自控行為。
- *冷處理。當寶寶遇到新的任務和挑戰(zhàn)時,他們需要從父母的眼神、表情或行動中獲得信心和力量。這時候父母應該給予他特別的關注。但在平時如果您的孩子試圖得到過多的幫助或注意時,可能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現。父母不妨裝作沒聽到或沒看見,或者簡單的回答:“乖孩子,我相信你能把這件事情做得很好!”短暫的失落之后,孩子就能慢慢地學會獨立,樹立起自信和勇氣。http://www.lhjy.net/edu/jtjy/200904/68456.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青春期孩子需要父母包容 [2010-05-26 14:05:00]
- 父母的暗示語言也是一種間接鼓勵 [2010-05-26 14:06:00]
- 期望要實際 用欣賞的眼光對待孩子 [2010-05-26 14:09:00]
- 教您幾條化解孩子逆反心理的妙方 [2010-05-26 14: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