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是件艱苦的工作,然而任何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家長?!边@是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向家長傳達的信息,如今這一觀點仿佛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支持。貝特爾海姆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有一些基本原則是需要遵循的。以下七項,可以說是西方家庭教育中的“黃金守則”。
(1)讓孩子得到自作自受的教訓。孩子不溫習功課,導致測驗不及格;將心愛的毛衣忘在了學校,而導致毛衣遺失;為了要繳圖書館的罰款,所以沒有零用錢花了。此類經歷,可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如果總是生怕孩子跌倒,他永遠也不會自己爬起來。
(2)激勵贊賞。若孩子表現(xiàn)良好,譬如和同伴分享玩具、對人有禮貌、幫忙做家事等,應給予贊美或嘉許。需要指出的是,表揚孩子要就事論事,講得明確具體,如“謝謝你在爸爸打電話時一點都不吵”或“你和哥哥這樣講和,媽媽很高興”。
(3)。也許大一些的孩子較能適應環(huán)境,年紀小的卻一直黏在父母身邊。兒童精神科醫(yī)生斯苔拉?潔斯指出,教育兒女不能一成不變,因為人的性情不同。她曾持續(xù)研究131名兒童,經40多年才獲得此結論。而研究發(fā)現(xiàn),個性特點(如羞怯等)涉及遺傳基因,更增強了“因材施教”的立論依據。
(4)規(guī)矩明確。有些研究顯示,如果溺愛孩子,孩子6個月大就可能開始出現(xiàn)放縱行為,所以規(guī)矩越早定越好。心理學家柏爾頓?懷特說:“只要用孩子聽得懂的、簡單的話講清楚,學齡前兒童也會知道守規(guī)矩?!北仨氉尯⒆又?,在這個世界里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接受的行為與無法接受的行為之間,要劃定界限。
(5)不要刺激孩子。有的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行為失當,脫口而出的往往是“你馬上給我清理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或“你要是再回來晚,以后就不準再出去”之類的話,這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是在無理取鬧,或者覺得不疼他們。
父母應該換一種語氣說話,例如“看見廚房又弄臟了,我好泄氣”或“你回家晚了,我很擔心”。這樣的口吻不容易傷感情或激起反抗心理,卻能促使兒女反省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影響,因而以后會考慮周到的。
(6)不揠苗助長?!坝行└改讣庇谝柧毢⒆蛹铀偻瓿蓪W業(yè),早日自立?!庇逃龑<彝旭R斯?戈爾登說,“這是出于深植人心的假設,以為孩子起步越早,前程便越暢順?!彼J為,這種做法反而使孩子陷入困境?!白尯⒆犹嵩缫荒昙尤胪尥迚厩蜿?,結果成為隊上最差的球員,孩子會好受嗎?”這類孩子也會認為對父母難以討好。“十來歲的兒童發(fā)現(xiàn)自己反正讓父母失望了,心灰意懶之余,對于吸毒、行使暴力、過早性行為的抗拒能力不免減低?!?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8b4513">
(7)體會孩子的感受。“你怎么說你這張畫不好看?畫得真好!”“你當然不恨爸爸,他不是故意不來看你上場比賽的?!备改刚f這種話本來意在撫慰,卻漠視了孩子的苦惱,也等于是教他壓制內心情緒,親子問題專家艾利?伐貝爾說:“結果是必然無法溝通,而溝通是親子關系的樞紐?!?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8b4513">
更好的做法是,留意孩子沒有表露出來的情緒并加以疏導?!皣K嘖嘖,爸爸沒有來看你打球,你一定是氣壞了。”借以表示你了解他的心境,同時讓他知道,雖然有時有些不痛快,父子還是父子。http://www.jiangsuedu.net/Docs/News/html/20100420105612571/20100420105612571.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善待孩子的謊言 [2010-06-03 14:34:00]
- 孩子愛說謊家長怎么辦? [2010-06-03 14:38:00]
- 從細節(jié)上關心孩子(上) [2010-06-03 14:42:00]
- 從細節(jié)上關心孩子(下) [2010-06-03 14:4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