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他不知道時間對他來講意味著什么,因此,培養(yǎng)時間意識對磨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時間的故事,還可以在孩子的臥室里張貼一些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另外,與孩子一起討論磨蹭的害處也必不可少,家長要明確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終生的壞習慣,一個做事磨磨蹭蹭的人會白白浪費許多時間,這樣的人不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還會被現(xiàn)代社會所淘汰。
2、多一些鼓勵和獎賞
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孩子的積極動機,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較為看重來自外界的承認或認同,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那么磨蹭,父母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是必須的。如果父母能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xiàn)在比過去有進步了”, “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 “真好,現(xiàn)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孩子便會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另外,為了使孩子更有動力,當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時,或者當他達到了大人的要求時,父母還可以適當?shù)亟o予一些物質獎勵,比如給孩子加一個小紅星,帶孩子外出游玩,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等。用鼓勵和獎賞來“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3、讓磨蹭付出代價
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后,他才能夠自覺地快起來,因此,讓孩子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讓孩子自己去品嘗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為一個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擔心孩子上學會遲到,其實我們恰恰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評后,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后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4、不能責備打罵
當孩子做事磨蹭時,一些家長會表現(xiàn)得比較性急,加大嗓門沖孩子嚷,對孩子責備個不停,有的甚至打罵孩子??墒?,許多時候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并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暫時好像是被嚇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點,一旦事件平息之后,孩子照樣磨蹭依舊。其實,對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長采用發(fā)脾氣的辦法是于事無補的,比如有的時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較慢,可能是這件事對于孩子來說難度較大,可能是孩子不知道其中做得更快的要領,也可能是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磨蹭的習慣,這時如果家長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會越發(fā)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變得更慢了。另外,對孩子采用過激的態(tài)度和行為還有可能造成他的逆反,孩子年齡雖小但也需要得到尊重,面對家長發(fā)脾氣、責備和打罵,孩子的心理感覺一定不好,有時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態(tài)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時間來表示對家長的反抗。
5、讓孩子覺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覺到做事快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感覺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得起來。比如做作業(yè)磨蹭的問題,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的多一些,玩的少一些,最好是一點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后,經常給孩子增加額外的任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完了,家長的一大堆作業(yè)還在那里等著,所有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還有畫畫、拉琴等許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難違,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shù),孩子自己有一筆帳:我做的越快任務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的慢一點,起碼可以省點力氣。這個問題解決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對孩子層層加碼,要把孩子節(jié)約出來的時間還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后,就要給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權力,孩子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6、教會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沒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如果想讓這類孩子的動作快起來,家長就必須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樣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樣能洗漱才能不浪費時間,怎樣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學習用品擺放要有分門歸類,先復習后作業(yè)可以節(jié)約時間,早晨醒來之后不能再戀被窩,吃飯時不能看動畫片,放學回家不能邊走邊玩。另外,對于一些手部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比較差的孩子,家長還應當增加些有針對性的特殊訓練,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7、消除分心因素
磨蹭的孩子做事情時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一些其它無關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將那些容易使孩子分心的誘因給排除掉,使孩子能夠一心一意地專注于正在做的事情之上。比如孩子進餐的時間可能正好是電視里播放動畫片時間,于是許多孩子會不時地被其中的內容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就邊吃邊看起來了,這樣一來孩子當然會吃得很慢,這時,家長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關掉電視機,或者把進餐的時間要么提前要么推后。再如在孩子學習時,家長應當盡量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較為安靜的、不受干擾的學習環(huán)境,這時家長不要上網玩游戲,不要給朋友打電話嘮嗑,不要不時地去問寒問暖,即使是在做家務也要盡量防止發(fā)出很響的聲音。
8、拒絕包辦代勞
現(xiàn)在的孩子享受父母了太多的精心照料與服務,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由大人代勞了,于是便習慣性地形成了對家長的過分依賴,即使是面對一些需要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他也會在那里不緊不忙地磨蹭著,等待家長的援助之手。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長由于害怕孩子上學遲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卻在一旁依然慢條斯理的,因為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動作磨蹭一點沒關系,到時候媽媽會來幫我的,反正上學是遲到不了的。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須剔除對他的多余的關愛,讓孩子遠離對父母的依賴,更不能因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辦代替。
9、巧用比賽法
在運用比賽法時,可以有三種方式:
A 讓孩子自己與自己比賽。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某一個磨蹭毛病,幫孩子設計一張自己與自己“比賽”的成績表,首先記錄下孩子做這件事的最初時間,然后每天記錄實際完成這件事的時間,過幾天總結一次,促使孩子不斷地提高自己。
B 讓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賽。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和他的同學比誰早到學校的計劃,并監(jiān)督孩子此計劃的實施情況;也讓孩子邀請同學到家里做作業(yè),并進行一個比賽,看看誰做得又快又好,誰能得第一。
C 家長與孩子比賽。競賽游戲的項目可以多種多樣,如比一比看誰吃飯吃得快,比一比看誰衣服穿得快,比一比看誰刷牙刷得快,比一比看誰洗臉洗得快等等??傊?,生活中許多你希望孩子干得快的事情都可以作為游戲的項目。
10、增加緊迫感
缺乏適度的緊張感是許多孩子做事磨蹭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制造”點緊張的氣氛,讓孩子的神經繃緊一些,使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一些。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可以給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飯和做作業(yè)等增加些計時性活動,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與孩子一起商定好,然后要求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保質保量地完成,孩子做得好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得不好就給予一定的懲罰。比如孩子吃飯磨蹭,家長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了就不許他再吃,而且要狠下心來,不到下頓飯不給孩子吃的;孩子做作業(yè)磨蹭,家長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了之后就不許他再做,讓他去等著挨老師的批評吧。http://www.whjy.net/familyEdu/EduChild/102225.s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家長教育孩子的最佳效率十大法則 [2010-06-19 08:27:00]
- 親子閱讀讀出新意 [2010-06-19 08:30:00]
- 家長要學會溺愛變成智愛 [2010-06-19 08:32:00]
- 家庭教育不妨試試多樣化 [2010-06-19 08:3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