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以求懾服:父母若發(fā)現(xiàn)孩子犯較嚴重的錯誤而又弄不清楚真實情況的時候,為使孩子不隱瞞過錯,及時糾正錯誤行為,可以作沉默不語狀,讓孩子在父母的沉默中感到震驚和壓力,自覺把問題講清楚。這樣父母可以對癥下藥,因勢利導。
沉默體現(xiàn)威嚴:父母若發(fā)現(xiàn)孩子語言輕狂放肆或行為不夠檢點時,可以采取沉默的態(tài)度,使自己顯得和諧而穩(wěn)重、慈祥而威嚴。這樣,孩子就會感到父母身上有一種令人敬畏而又神秘的力量,于是會自覺地收斂起不良行為。
沉默代替批評:父母在批評和勸誡孩子時,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當眾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這種批評方式和態(tài)度,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的抵觸和反感。因此有時候用沉默來代替對孩子的直接批評和斥責,反而可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沉默表示和緩:父母在輔導孩子學習或進行交談時,適當?shù)厥褂枚虝旱某聊?,可以使自己有理清思路、選擇措辭和觀察孩子反應的機會。特別是當孩子與伙伴發(fā)生糾紛,父母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可以適當使用沉默,進行“冷處理”以緩和氣氛,使孩子冷靜和理智一些,從而接受父母的教育。
相鄰博客
- 八招讓孩子對你吐露心里話 [2010-06-20 13:36:00]
- 說話方式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2010-06-20 13:37:00]
- 做“狠心”父母是一種教育孩子的好方式 [2010-06-20 13:39:00]
- 如何正確鼓勵孩子 [2010-06-20 13:4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