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哄”就是“說假話”,就是“騙人”。所以,“哄” 人的人便是不討人喜歡的。
但是,“哄”也有另外一個意思:“用言語或行動使人歡喜?!睆倪@個意義上說,“哄” 就是一種教育手段。其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經(jīng)常會自覺不自覺地去“哄” 孩子的。換句話說,我們通常會通過自己的言行讓孩子喜歡,讓孩子滿意,讓孩子開心。這樣,孩子就喜歡與我們交談,進而他就能喜歡學習,就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我、樹立自信,積極而持續(xù)地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朝著他自己既定的目標不斷努力,最終實現(xiàn)目標,取得成功。
有一個孩子出生時臉上有一塊巨大丑陋的胎記。那紫紅色的胎記從左側(cè)眼角一直延伸到嘴唇,好像有人在他臉上豎著劃了一刀,面目猙獰嚇人。在他懂事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告訴他:“兒子,你出生前,我向上帝禱告,請他賜給我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于是上帝給了你特殊的才能,還讓天使給你做了記號。你臉上的標志就是天使吻過的痕跡,天使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在人群中一下子就能找到你。當看到你和別的嬰兒一起睡在嬰兒室時,我立刻知道,你是我的!”由于父親經(jīng)常跟他這樣“哄”他,所以,他不僅不為自己的面目感到自卑,反而對自己的好運氣深信不疑,甚至為那些臉上沒有紅色“吻痕”的孩子難過。當陌生人見到他感到驚訝時,他還以為是出于羨慕呢。于是,他更加積極努力,生怕浪費上帝給予他的特殊才能。長大后,他成了一位友善、幽默、自信、積極向上的人,經(jīng)常參加演講。凡是與他打交道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他。
還有一個孩子喜歡拉小提琴,但拉得不怎么好。他在家練琴時,他的父母說:“你拉的琴,我們聽起來,你好像是在鋸床腿?!毙『拇嗽僖膊辉诩抑欣?,就到野外的樹林中去練了。一次,一位在樹林中鍛煉的老太太告訴他:“我是一個聾子,聽不見你拉琴的聲音,但從你拉琴的樣子看,我覺得你拉得好,聲音一定很好聽?!币院?,小孩就經(jīng)常去樹林中拉琴,老太太就經(jīng)常贊揚他,于是他進步很快。后來,小孩在家拉琴時,琴聲優(yōu)美,他的父母也贊揚他了。一天,他正在拉琴,老太太來了,并告訴他,她其實不是一個聾子,而是一個器樂家。從此,小孩子拉琴的積極性更高了,他長大后在拉琴上也就有了很高的造詣。
可見,高明的“ 哄”是一種教育智慧。它是悅納,是肯定,能消除人的自卑,調(diào)整人的心態(tài),讓人自信樂觀地生活;它是贊揚,是鼓勵,它能讓人看到希望,看到進步,增強信心,增添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