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結果,“我發(fā)現你今天已經整理了房間,現在房間煥然一新。”
2.說原因(具體細節(jié)),“你把衣服和書都收拾好了。”說得越具體,孩子下次越知道該重復哪個行為。
3.說內在人格特質,“看得出來,你是個很負責任的人”在批評時,就該談行為而避談人格特質。
4.說正面影響,“有你這樣的孩子,爸媽覺得很高興?!弊詈蟀堰@4項一氣呵成說出來就可以了。
然而,在“說正面影響”的一項,建議父母不要針對學習成績或表現。當父母如是說:“你這次數學考了滿分,爸媽真以你為榮。”孩子會有個感覺,只有滿分,爸媽才會“以他為榮”,那萬一下次沒考好,就可能“以他為恥”。其實可以改成強調人格特質“這次你考了滿分,你的努力,爸爸、媽媽很引以為榮?!?/span>http://www.whjy.net/familyEdu/EduChild/106310.s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青少年的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 [2010-06-17 14:21:00]
- 家長教育孩子要做到三忌五重視 [2010-06-17 14:23:00]
- 親子閱讀,明智父母的選擇 [2010-07-30 15:09:00]
- 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 [2010-07-30 15: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