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可能熟悉這樣的畫面,就算出門前已和小孩約法三章,他們看到喜歡的玩具,還是會無理取鬧、吵著要買。有的父母堅持到底,說不買就不買,但多數(shù)家長最后都會屈服在小孩的任性下……
碰到小孩“鬧”的時候,爸媽千萬要把守原則。有回一個媽媽帶兒子逛百貨公司,出門前已講好不買玩具,但“小孩哪是大人能控制的”,兒子表達需求后,見媽媽不為所動,接下來就在地上打滾哭鬧,希望媽媽心軟買玩具。想不到,這個媽媽對當時6歲的兒子說,“媽媽已和你說好不買玩具,我就不會買,再20分鐘后,媽媽就要離開這里,我說到做到!”兒子依然故我,哭鬧聲轟動到連百貨公司樓長都來關(guān)切,媽媽笑著向樓長說明原委,20分鐘后,她果然頭也不回地離開玩具店。“你猜怎么著?我兒子哭著追上來說,”我真拿你沒辦法!“每回講起這段故事,媽媽的友人都很佩服她的原則,對于孩子的反應也覺得好笑。
父母遵守原則不心軟
搞定任性小孩
面對小孩無理取鬧,家長的確需要技巧教孩子守規(guī)矩。德國家長訓練小孩吃飯,如果他(她)任性不聽話,愛挑食或不好好坐下來吃,爸媽會把餐盤收走,等到下一餐才給小孩吃飯。中間的空檔,德國爸媽不會心軟給孩子吃東西;對照國內(nèi)的家長,不用等小孩求情,就會舍不得他們餓肚子,自動給餐。如此一來,小孩怎么會知道父母的標準?下次遇到類似情況,小孩是不是也會期待父母心軟?父母又要怎么教育小孩?
面對難搞的小孩,父母必須有始終如一的定見,解釋為什么孩子的行為不對,為什么要責罵他,告訴他要怎么做,藉此“建立小孩的是非觀”。
小孩難免會耍任性,父母只要聰明處理,就不會破壞親子感情,同時也能讓他守規(guī)矩。以下列出幾個常見狀況,聽聽專家的建議與分析。
狀況1
挑食耍脾氣的嬌嬌女
8歲的伊筠就是不愛吃青菜,如果爸媽逼她吃,她就把青菜吐掉或是干脆把飯碗打翻,借機吵翻天……
面對這情況,家長一定要把守原則,先告訴孩子青菜對她有什么好處,提供餐點時,就把青菜放在飯菜里,如果小孩因此把菜吐掉或打翻飯碗,家長一定要“立刻給予警惕”,采取輕微但不傷身的處罰(如罰站、面壁五分鐘等),讓她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
家長必須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而不是把重點放在“禁止他做什么”。像對伊筠說:“這個青菜對你的身體很好,把它吃光才會像xxx(最好是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或偶像)一樣健康長大。”
對付不吃或吃很少的孩子,建議先把菜放在他(她)面前,若小孩說吃飽了,就把盤子收起來,并讓他(她)離開。信不信,很多孩子肚子餓了就會再回到餐桌旁。此刻家長態(tài)度很重要,絕不能輕易讓孩子吃到飯,因為小孩如果得逞,就會不斷測試家長底線,最后每餐飯都要父母追著喂!
狀況 2
老為電動玩具車
挑戰(zhàn)父母底線的哭鬧娃
對很多家長而言,帶孩子去逛菜市場絕對是個惡夢。因為有無數(shù)次,孩子一看到電動玩具車,就會完全失去理性,堅持一定要坐到,坐上去就不下來了。面對孩子哭鬧、大叫等不達目的不善罷罷休的態(tài)度,個性靦腆的家長們總是束手無策。
幾乎每個爸媽都有類似的經(jīng)驗,小孩為了達成目的,會在公共場所哭鬧要挾,讓爸媽感到丟臉,最后只好就范。與其提防,不如就讓這樣的出糗經(jīng)驗發(fā)生一次。做法是對小孩的無理取鬧先給警惕,若孩子不聽,她便頭也不回地走人。她相信,就算在公共場所,外人也能理解父母不是故意不理孩子,所以家長一定要堅守原則,讓小孩知道無理取鬧是沒用的!http://www.edujt.com/news/showNews.jspx?id=2030【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男孩女孩的幾點不一樣 爸媽須清楚 [2010-08-29 12:42:00]
- 媽媽應給孩子的六種教育 [2010-08-29 12:43:00]
- 從生活經(jīng)驗建立孩子的時間概念 [2010-08-30 14:07:00]
- 鼓勵孩子學習新技巧的最佳方法 [2010-08-30 14:0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