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問:“孩子第一次系鞋帶的時候打了個死結,您是不是不再給他買帶鞋帶的鞋子”
母親點頭
專家又問:“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時候,弄濕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讓她走近洗碗池?”
母親點點頭稱是。
專家接著說:“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鋪整整花了一個小時,您嫌他笨手笨腳,對嗎?”
這位母親驚愕地看了專家一眼。專家又說道:“孩子大學畢業(yè)去找工作,您又動用了自己的關系和權力。”
這位母親更加驚愕了,從椅子上站起來,湊近專家問:“您怎么知道的?”
專家說:“從那根鞋帶知道的!”
這可絕對不是什么“黑色幽默”。諸如此類的戲文,可是日復一日,天天上演,司空見慣,恐怕你我他各位家長都在其中“客串”興許還是戲文中的主角。我們是不是正在犯著愚不可及的“愛心”錯誤呢?
“愛心”錯誤一:不敢讓孩子犯任何錯誤
古人說:“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彼自捯舱f:“吃一鏨 長一智”或許孩子就是應該在不斷遭受挫折的環(huán)境中變得聰明起來??墒俏覀儾簧僮黾议L的就是生怕孩子有什么閃失,生怕孩子犯什么錯誤,任何事情都要為孩子考慮得妥妥貼貼,任何可能遇到的挫折都要告誡孩子繞著道走。這樣的話,我們的孩子真的能健康成長嗎/?時下,我們不少孩子心理極為脆弱,一遇到些什么風吹草動就畏懼不前,個別孩子甚至碰到點挫折就尋死覓活,凡此種種,究竟是誰之“罪”?
“愛心”錯誤二 不想讓孩子做任何事
我們不少家長對孩子,“含在嘴里怕化,捏在手里怕疼” 什么都要包辦代替,什么也不想讓孩子干。即使孩子已經到了高中階段,依舊把他們當三歲幼兒一般呵護 不要說讓孩子動手做家務活,但事實是讓孩子做些家務,不僅有助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觀念,也有助孩子體驗生活,更有助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可惜的是,在我們不少做家長的莫名“愛心”指導下,我們這些孩子應該得到的培養(yǎng)機會都被無情的剝奪了。
“溺愛不是愛而且害"家長嬌生慣養(yǎng)孩子就是對孩子的害。生活不可能一馬平川,將來孩子總會遇到挫折,如果一直這樣呵護孩子,家長們可以用自己的羽翼呵護孩子一輩子嗎?
父母之愛子女,人之天性,但究竟如何愛孩子,究竟如何表達“愛”值得我們每個做父母的深思。
哪位專家和母親最后的對話更值得我們的家長們思考
母親問:“以后我該怎么辦”?
專家說:“當他生病的時候,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他要結婚的時候,你最好給他準備好房子,他沒錢的時候,你最好給他送去,這是您今后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家長們,不知有何感想,不知是否應翻然大悟?http://www.edujt.com/news/showNews.jspx?id=566曉巖轉
相鄰博客
- 父母注意6種教育態(tài)度 [2010-09-13 14:16:00]
- 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性的十種方法 [2010-09-13 14:17:00]
- 中國家長教育手冊 [2010-09-13 14:19:00]
- 家長管教最該說的話 [2010-09-13 14:2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