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溝通
毫無疑問,任何溝通都是雙向的互動。所以,成人在教導孩子愛父母的同時,或許可以先考慮一下這樣一個問題 ——孩子是否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愛。因為許多父母常常“津津樂道”于自己如何為孩子的美好前程含辛菇苦,可是卻忘了關(guān)心孩子的感受,忘了了解孩子的意愿。于是面對孩子的無動于衷,甚至是誤解時,自以為用心良苦的父母們也只能以“可憐天下父母心”聊以自慰。
因此,在親子互動中,父母應關(guān)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以或直接或內(nèi)斂的方式,將“愛”的訊息有效地傳遞給他們。另外,在家庭生活中,成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同樣會影響孩子對愛的體會和理解。諸如,夫妻間的關(guān)愛、體貼,晚輩對長輩的孝順、尊敬等言語或非言語的信息,倘若能滲透在是常生活中,那么便能使兒童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讓“愛”成為他們的一種本能。
“愛”是分享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狈窒硎恰皭邸钡谋磉_。同時“愛”也會在分享中茁壯成長。因些,成人應在兒童的生活環(huán)境中積極營造分享的氛圍,不過,這需要大人們做出良好的示范。
比如,當爸爸媽媽遇到開心的事就與家人一同分享喜悅,或是邀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共同慶祝;又或是在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贈送小禮物,等等。當然,除了美食、禮物,開心的事情可以分享以外,家人間同樣也可以分享煩悶、苦惱、憂傷等負面情緒,這不但有助于鞏固家庭中的情感支持,也能讓孩子領(lǐng)悟到如何處理消極情緒,體會到家人的重要和關(guān)愛。
“愛”是傳遞
中央電視臺曾經(jīng)編創(chuàng)了一系列思想道德公益廣告,其中有一則廣告名為《將愛心傳遞下去》,描述了一位年輕的母親晚上給兒子洗完腳之后,又給婆婆洗腳,兒子看到媽媽的舉動后“若有所悟”,隨即也為媽媽端來一盆洗腳水.邊走邊灑,洌洌嘴,晃晃悠悠地走身母親時,相信許多人都被打動了。當時那個可愛的小男孩就是在《家有兒女》中飾演夏雨的尤浩然。據(jù)其媽媽回憶,拍完這則公益廣告后,浩然仿佛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雖然這則廣告僅僅描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片段,但其實“愛”就是在這些不經(jīng)意的小細節(jié)中得到了傳遞和延續(xù)。所謂“身教重于言傳”,有時候“千言萬語”并不如一個切切實實的行動來得有效。因為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學生,他們會模仿、學習大人們的言行舉止,也會觀察行為的結(jié)果。比如,在一個父慈子孝的家庭中,孩子會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感受到愛的表達,也會逐漸認為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所以,那些希望兒女會對自己噓寒問暖的父母們,不妨先問問“我是不是這樣做了”,或許,這對親子關(guān)系的發(fā)展是個不錯的開始。http://www.scjtjy.com/articleread.asp?id=1138【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借”錢給女兒 [2010-09-20 17:36:00]
- 教育子女的七大忌語 [2010-09-20 17:37:00]
- 培養(yǎng)完美女孩的幾個秘訣 [2010-09-20 17:41:00]
- 父母怎樣和子女談話 [2010-09-20 17:4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