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的孩子就做這個年紀能做的事,爸爸媽媽不能拔苗助長
A 如今,不少年輕的父母早早就把孩子送去學英語。聽著還奶聲奶氣的寶寶唱著英文兒歌,說一聲Hello,爸爸媽媽們就很開心,帶孩子去樓下找外國小朋友“練習”英語口語了。
B “寶寶,你看那個外國小朋友,你去跟他打個招呼呀?!眿寢屧诤⒆颖澈笸浦骸翱烊パ?!”沒想到,孩子見了同齡的“洋娃娃”,死活不開口,甚至不愿意一起玩兒。父母心中開始著急,自家寶寶怎么拿不出手呢?
C 針對這種情況,迪斯尼英語專家成員劉駿博士和顧佩婭博士提出了嚴肅的批評:寶寶正處英語啟蒙階段,家長不必如此心急。
先游戲后開口
的確如此,學外語是一個漸進過程,需要日積月累單詞量,需要經常對話練習,急是急不來的。小毛頭在英語培訓機構只唱了兩首歌,怎么可能流利地講外語?更何談與英美國家的小朋友對話?顧博士認為,不要強迫孩子用英語與人交流??赡芎⒆舆€不自信,認為自己發(fā)音不好,或者口語不流利,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父母一味地以鼓勵式口吻“逼迫”他,只會適得其反?!安蝗缦茸屝∨笥验g先玩起來,在游戲的過程中,寶寶自然會根據(jù)需要蹦出單詞,比如會從yes,no開始,到play,ball,happy等。
畢竟,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有交流的愿望,才會運用到語言。
營造英語環(huán)境
有的父母自己都不敢或不肯開口與老外交流,怎么指望寶寶能主動上前說英語?其實,大人可以在家里給寶寶聽些英文兒歌,簡單地講些英文小故事,最有效的就是看英文原版動畫片。不一定非要是長篇電影,米老鼠和唐老鴨應當是不錯的選擇。給孩子營造一個英文環(huán)境,讓他在家里先開口說,和父母簡單地對話,然后有機會再去外面“挑戰(zhàn)”洋娃娃吧。
先別急慢慢等
學英語和學其他知識一樣,家長千萬不能心急,更不能帶有功利心。不少父母當初讓孩子學鋼琴都說只是為了興趣,但后來卻直奔考級而去;說是讓孩子學畫畫是陶冶情操,后來卻想著參加比賽……家長的要求在不知不覺間提高了,寶寶們便像上緊了發(fā)條的陀螺,累卻不一定學到了許多。
所以,我們應當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有機會接觸許多事物,有機會學習,然后,陪著他們一起慢慢成長,慢慢學習。千萬不要比照著書上的標準或者人家的孩子,給自己的寶寶加碼。
相鄰博客
- 學前兒童學英語的冷思考 [2010-02-07 22:52:00]
- 學齡前孩子學英語好不好? [2010-02-07 22:53:00]
- 培養(yǎng)“洋話連篇”的寶寶(一) [2010-02-07 22:54:00]
- 培養(yǎng)“洋話連篇”的寶寶(二) [2010-02-07 22:5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