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厭學情緒是孩子不喜歡學習的主要問題之一,只有幫助孩子愛上學習,才能提高成績。
策略一
鼓勵孩子相信自己
對于一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來說,越是臨近考試,學習的熱情和效率越高。
然而,另外一些學生卻越臨近考試,越缺乏信心,甚至產生恐慌,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說,幫助他們重拾自信才是提升成績的關鍵。
遼寧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教育學家劉濯源指出,家長應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加以肯定;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尋找方法,讓孩子能夠體驗到進步、成功的快樂,而不要使用懷疑、警告的語言來打擊孩子的信心和熱情。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當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恐慌后,提高學習成績自然就不是難事了。
策略二
保護孩子自尊心
很多家長習慣把自己的孩子和身邊親友的孩子相比較,做出其他孩子在某些方面優(yōu)于自己孩子的結論,并不斷將這樣的結論向孩子滲透,對孩子提出“超過他們”的要求,希望以此來激勵孩子進步。
劉濯源指出,其實這樣的方法并不適用于每個孩子,甚至可能因此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導致他們自暴自棄。自尊心是一個人求上進的動力之源。很多孩子因為父母頻繁不當激勵而自尊心受損,成為狂躁或怯懦的人,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面對學習,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策略三
改變“苦學”觀念
很多孩子接受的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教育,因此,學習常常和痛苦畫上了等號。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難建立起對學習的熱情。
如果家長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理念來引導孩子,給孩子留下“學習”等同于“快樂”的印象,幫助孩子從學習中尋找和發(fā)現(xiàn)快樂,挖掘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則更有利于成績的提升。
策略四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激情
一些孩子成績中等,但是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從這些孩子的能力來看,他們完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成績平平是因為孩子還不夠努力。
劉濯源分析指出,這類孩子自身潛力并沒有得到完全開發(fā),究其原因,是因為缺少激情所致。
建議家長,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萎靡不振時,應該和孩子談談人生,幫助孩子樹立理想,引導孩子用努力搭建起一條通往理想的成功之路。
同時,家長也應克服自身的各種消極情緒,在遇到孩子教育問題時,不要指責孩子,也不要怨天尤人,以身作則,以積極向上的家庭文化來影響孩子。
相鄰博客
- 中學生心理問題典型案例 [2010-07-10 17:38:00]
- 中學生容易發(fā)生的攻擊型人格障礙 [2010-07-10 17:48:00]
- “網(wǎng)絡成癮”只是青少年的問題嗎? [2010-07-10 18:06:00]
- 防孩子網(wǎng)絡成癮 家庭最關鍵 [2010-07-10 18:1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