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父母的年輕爸爸媽媽們大多數(shù)從懷孕初期就開始關(guān)注寶寶的教育問題,唯恐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寶寶呱呱落地之后,卻發(fā)現(xiàn)寶寶的表現(xiàn)并不是像自己原先預(yù)料到的那樣,對知識充滿著無盡的渴望。更多的時候,卻是一拂逆反天使的模樣,不聽你的擺布,最終搞得你手足無措,不得不放棄自己原先的培訓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寶寶能否接受的呢?采取什么措施寶寶才會跟隨你學習呢?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是大多數(shù)父母希望孩子學習的第二語言。開發(fā)寶寶的語言技能是嬰幼兒時期的關(guān)鍵。而且根據(jù)研究,孩子只有在3歲之前學習第二門語言才能成為真正的雙語人才。下面以學習英語為例,介紹如何引導孩子進入學生狀態(tài)。
嬰幼兒的注意力比較低,因此應(yīng)適時的變換活動,從多感官進行刺激,使寶寶始終處于樂學狀態(tài)。很多年輕的父母不了解寶寶的心理,使用教小孩子的方式教育嬰幼兒,導致寶寶極度不配和。我們學校的一位教師曾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她說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讓孩子學著數(shù)數(shù),于是就對孩子說“我們一起數(shù)數(shù)吧”,結(jié)果孩子就是不數(shù)。一個勁的喊著“不數(shù)數(shù),不數(shù)數(shù)。”過了一會,她對孩子說“我們看看走幾步就能到家吧。”結(jié)果小家伙快快樂樂的數(shù)起了數(shù)。在一開始,她直接說數(shù)數(shù),給孩子留下來“你想要我學習”的印象;但數(shù)數(shù)幾步能否到家,在小孩子心里就是玩了。學習,他能感到一點壓力,因為學不會,他也會有失敗感,可是玩就不一樣了,無論結(jié)果怎樣,都沒有壓力。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嬰幼兒最適應(yīng)的學習方式是游戲,沒有直接壓力的游戲。但這種游戲,必須能夠從各種感官給予刺激。比如上例,就可以從聽覺、觸覺(每走一步都能感到腳落地)進行的。
下面介紹個切實可行的小游戲,以供父母參考:
你吃什么
材料準備:新鮮的蘋果、梨、桔子、香蕉等水果,切成小塊(以寶寶一次能夠吃一塊為準),然后盛放到小碗內(nèi),加入白糖,拌勻。
學習目的:教會孩子使用英語說常見的水果名稱。
游戲過程:大人拿著小碗,先給寶寶看看,然后問寶寶想吃什么,如果寶寶說想吃蘋果,那么你要說apple,然后問寶寶,你要吃什么呢?誘導寶寶說apple,等他說完之后,喂他一小塊蘋果。然后轉(zhuǎn)向下一個人,依次輪流,直到寶寶能否爭著說要吃的水果名稱。在該游戲中,爸爸媽媽不能著急,一點一點的引導,寶寶很快就能學會說了。
轉(zhuǎn)自:http://wonder.blog.dahe.cn/archives/2007/47745.htm
相鄰博客
- 寶寶學習的方法 [2008-09-02 20:25:00]
- 讓寶寶“學習”有很多方法 [2008-09-02 20:29:00]
- 嬰兒特有的的學習方法 [2008-09-04 19:09:00]
- 幼兒大腦疲勞消除法 [2008-09-04 19:3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