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青少年對自信心的理解存在誤區(qū)
12月25日,記者了解到,近日團省委青少年研究會一項關于不同年齡段青少年自信心的調查顯示,八成的青少年認為,爭強好勝、事事爭奪第一是自信表現(xiàn),但專家指出:其實不然!
“自信心”不同年齡段
男女表現(xiàn)不一樣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男生和女生表現(xiàn)出來的自信心程度不同。青少年研究會心理咨詢專家王艷老師介紹,在對小學生調查中顯示,女生要比男生更有自信心。同樣做一件事情,男孩會表現(xiàn)為羞澀、退縮,而女孩則往往顯得能干,甚至表現(xiàn)出超乎年齡的聰明。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成績女生多優(yōu)于男生,女生在學校里擔任干部的比例遠遠高于男生。
而王艷老師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中學生自信心的調查結果則發(fā)生著變化。男生則逐漸表現(xiàn)出多于女生的自信心和優(yōu)越感,而女生的依賴感則越來越重。在抽樣調查的中學中,60%的班級由男生擔任班長。尤其是高中的男生在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的表現(xiàn)都較女生更為突出。
王艷分析,一方面,這是因為女生在生理、心理發(fā)育上多早于男生。而男生的“后勁”則非常足,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則越來越表現(xiàn)出自信心。此外,許多家長在潛意識中向女孩子灌輸了“女人不要太強”等觀念,還有很多母親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對于丈夫的依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女孩子,使其產生更強的依賴感。
爭強好勝是“自信”?
八成孩子認識有誤區(qū)
調查中,80%的孩子認為,每次考試爭第一,處處爭強好勝的學生是充滿自信的學生。對此王艷老師說,這些孩子的觀念是錯誤的,處處爭強好勝,實際上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xiàn)。因為他們在一次次礙于面子的爭取中,則是不斷對自我否定的過程。過于爭強好勝,如果面臨一點點失敗和挫折,則很容易導致孩子內心的焦慮,認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會得不到別人的愛,因而膽小怕事,缺乏創(chuàng)造和主動精神。而真正的自信,其實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或評估。自我感覺是肯定的孩子則是自信的,這意味著他們相信別人喜歡自己,根據自己的實力,心態(tài)平和地去迎接各種挑戰(zhàn)。
培養(yǎng)自信心
要從零歲開始
對于家長的調查中,百分之百的家長肯定孩子的自信心應從小培養(yǎng)。而60%的家長則認為建立孩子自信心最佳年齡段在5歲以后,孩子懂事開始。30%的家長認為應從小學開始。只有不足10%的家長認為應從出生就開始培養(yǎng)。
王艷老師指出,如今家長普遍意識到孩子的自信心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但卻不知道,重要階段在0—1歲。其實,從嬰兒降生的那一刻起,母親的關愛是對其自信心培養(yǎng)的重要因素。一個擁抱、一瓶奶,是嬰兒對于心理滿足的第一次嘗試。家長對他們的滿足就像對于長大后孩子取得成績時的表揚和鼓勵一樣,是自信心培養(yǎng)的基礎。
轉子http://www.nen.com.cn/73512247921475584/20061226/2109214.shtml
相鄰博客
- 關于兒童繪畫學習的一封信 [2008-10-06 17:48:00]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 [2008-10-30 20:00:00]
- 讓孩子擁有自信心的五種做法 [2008-10-31 22:05:00]
- 當兒子的語文測試得了零分 [2008-10-31 22:1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