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注意力有障礙的孩子,通常的講道理和批評教育基本上是無效的——
如何訓練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兒童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劉翔平
小強是一個正讀三年級的學生,各方面發(fā)展都很正常,就是上課不能專心聽講。聽課時不是玩鉛筆,就是東張西望,作業(yè)也是邊寫邊玩,有時甚至不能記住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這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小強從小就有,老師一直認為是他的學習態(tài)度有問題。其實,這就是一個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兒童,他的行為執(zhí)行機制和控制能力有問題。
人的注意力是有差別的。有的人可以專心學習枯燥的材料很長時間,有的人注意力集中與保持時間則很短,或只能專心于有趣的事情。我們把注意力集中與保持方面有缺陷的兒童稱為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這種障礙雖然生理機制不甚明了,但公認與大腦前葉有關。它像感冒發(fā)燒一樣,屬于生理心理過程的問題。
對于注意力有障礙的孩子,通常的講道理和批評教育基本上是無效的。因為批評的方法主要是要改變態(tài)度,它改變不了孩子的執(zhí)行機制。遇到這種問題的家長不妨改變一下教育方法——第一個方法是進行注意力方面的訓練。注意力與其他學習能力一樣,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我們雖然不能直接訓練兒童的行為執(zhí)行機制,但卻可以訓練與學習有關的視覺注意力和聽覺注意力。視覺注意力體現在完成考試或作業(yè)的任務中。一些注意力缺陷的兒童寫字馬虎,速度慢,經常寫錯別字,作業(yè)的質量和速度比同年齡人落后,如果我們進行視知覺分辨能力、視知覺記憶能力和視-動統(tǒng)合能力的訓練,則能夠改善他們的書寫能力,并因而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現象。
其次,是聽知覺訓練。一些上課不聽講的兒童,在聽理解和聽記憶力及聽知覺分辨能力上顯出了落后,他們對老師的指令聽而不聞,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如果我們著力改進他們的聽理解力和聽記憶力,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目前,老師總是強調課堂紀律的維護,關注一些孩子破壞紀律的行為,但常常收效甚微。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訓練聽知覺。
第三是改變學習的刺激。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孩子,往往對新異的、有趣的刺激較為敏感,所以家長可以改變學習的刺激。如將一張彩色的透明塑料蓋在書本上,使字體帶有顏色,或者選擇字大一點的書給孩子看,還有給孩子發(fā)出指令時可以寫在家中準備好的黑板上,醒目地加以標識。讓孩子處于信息明顯的學習環(huán)境中。
第四個方法是進行時間管理訓練,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將作業(yè)分成幾個容易完成的小任務,用定時器進行管理,對于時間快的行為進行表揚和獎勵,讓孩子經常估計自己做一件事情所用的時間。
相鄰博客
- 寶寶的0歲教育時不再來—0~3歲嬰幼兒大腦發(fā)育 [2008-11-03 22:30:00]
- 幫助孩子走出多動的苦惱 [2008-11-04 19:06:00]
- 孩子上課為什么總走神 [2008-11-05 21:35:00]
- 幫助孩子走出多動的苦惱 [2008-11-06 18:5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