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面前,一些家長似乎比考生更為緊張和焦慮:考前,他們費盡心力為孩子備考沖刺提供“后勤保障”,考后,他們又為子女錄取、入學奔波忙碌。
醫(yī)學心理學專家和營養(yǎng)學專家認為,父母應以“平常心”對待孩子和高考,不要讓過度關注成為自己和孩子的壓力。如果苦心培養(yǎng)的子女在高考中成績不理想、失利落榜,家長要學會“退一步”考慮問題,與孩子共同努力走出困境。
高考在即,父母比考生更緊張
最近幾天,在黑龍江一家事業(yè)單位工作的于先生有些“鬧心”:女兒學習一直非常刻苦,也特別聽話,自打上高二后就主動放棄了看電視??膳R近高考,女兒卻“一反常態(tài)”,在電視機前一坐就是十來分鐘,對那些淡而無味的節(jié)目也非常感興趣。女兒的“放松”引起了于先生的不安,他容不得女兒浪費每一秒寶貴的復習時間,一看見她離開書桌就忍不住嘮叨幾句。
近萬元一公斤的海參、幾千元一公斤的魚子、幾百元一盒的蛋白粉,不少父母看著沖刺備考階段的孩子疲憊不堪的樣子心疼不已,于是不管有沒有實際作用,還是心甘情愿花大價錢購買各種高檔“補品”幫他們“補腦力”,期望孩子考出好成績。
一位考生的媽媽頗有幾分懊悔地說:“陪女兒補課的時候聽別的家長議論給孩子吃什么補品,我從來沒想過給孩子買這些東西,聽說別的孩子都在吃,我才恍然大悟。想想女兒每天累得抬不起頭的樣子,我又后悔又著急,馬上行動起來?!?/span>
至于這些“補品”到底能起什么作用,這位媽媽并不十分清楚:“其實挺盲目的,可別的孩子都補,我們不買怕虧了女兒。如果這些補品能讓女兒養(yǎng)足精神,多背幾道題,提高成績,再貴也值得。”
相鄰博客
- 美國男童患“書寫障礙” 拿筆手就疼 [2008-12-10 22:03:00]
- 4歲—描述事物訓練階段 [2008-12-10 22:05:00]
- 2-3歲寶寶行為大解密 [2008-12-13 18:56:00]
- 怎樣對2~3歲孩子進行教育? [2008-12-13 19: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