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預備年級家長會講稿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 上海市閔行區(qū)現代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 丁洪海 郵編:201100 各位家長: 今天,大家聚在這里,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是怎么搞好孩子的學習。怎么抓孩子的學習呢?我覺得主要是幫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的家長說,老師:“我們家這個孩子我們是沒有辦法了,就拜托老師了!”老師當然不推卸責任,但是我們家長也要想一想,老師要管多少孩子,老師就是有三頭六臂,他在自己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等很多面向全體學生要做的事情要做之外,還能專門騰出多少時間單獨管你的孩子?有的家長因為孩子不完成作業(yè)被請到學校商量辦法,家長埋怨說:“我們也問他,‘作業(yè)做了嗎’,他說做了”;有的 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好習慣,我覺得以下幾點必須要做: 第一點,抓緊點滴時間,有合理明確的時間安排表 事情都是要有時間來做的,“事事有時做,時時有事做”。有一個合理的時間表,家長就按照時間表進行限制和督促,孩子沒有了隨便放任自流的理由,家長也沒有必要一天到晚與孩子磨嘴皮子和嘮叨。 比如一開始放暑假,我們就要與孩子探討作息時間(大體不變,有靈活調整): 我的孩子上初二時暑期作息時間是這樣的(僅供參考): 早上7:00(有時8:00,有適當靈活,但不可能想在床上賴多長時間就賴多長時間)。 8:00到10:00,做作業(yè),閱讀書報 10:00到11:00,家務勞動 11:00到12:00,午飯,自由安排 12:00到14:00,午睡(這個孩子一般不午睡,自己看書) 15:00到16:00,看英語碟片(美國英語、洪恩環(huán)境英語、新概念英語等,任其選看) 14:00到15:00,彈鋼琴或是吹薩克斯 16:00到19:00,打籃球(如果不去打球,有時玩電腦游戲,不過一個星期只準玩一次,不超過一個小時。當然,如果是上網查找學習資料,家長不加以限制)。 19:00以后到家吃晚飯、洗澡后,就是看電視。看電視的節(jié)目是有限制的,如果屬于動畫片、球賽之類的(他很喜歡),不超過1個小時;如果是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科學教育頻道的節(jié)目,不加干預。 22:00之前上床睡覺(開著音響睡覺,音量調小,聽的內容有:輕音樂、故事小說、相聲錄音、澳大利亞廣播英語講座等,或是開著收音機睡覺,等他睡著了,家長替他切斷電源) 在上小學時,曾經有幾次,孩子的同學在夏日炎炎的中午時間就來喊他,他跟著出去玩,或是在家開電腦陪同學玩游戲,有同學在家里總是要給他留面子的,同學走后就跟他談,中午有同學來喊,就請同學一起來看書,中午太陽火爆,不要出去玩,可以跟同學約好,讓他們下午4:00以后來喊。 這些都已經形成了習慣,根本不用家長嘮叨。 時間表一定要有,不過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商量著辦,根據孩子自己的情況來定時間表,在什么時間段哪些事情必須要做,哪些事情可做可不做都要心中有數,只要做到任何時間都在做合理的事情就可以,決不能東搖西逛,無所事事。時間表貼在墻上或門上,大家都看到,就要按照去做,有適當的靈活機動,但不能隨便改變。 以上是第一點,每天都要有合理的時間安排。 第二點,關注孩子的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 1、課前預習。老師上課之前要備課(準備怎么講),學生上課之前也要備學(準備上課怎么聽)。光上課聽老師講課,很多學生都跟不上,那就要課前做準備。對老師要講的內容先看一看,讀一讀,讀到什么程度?大體上要心中有數,50%到60%的內容都已經自己會了。那上課是不是搖頭擺尾沒事做?不是!是帶著問題來聽課,在腦子里把自己學的,自己想的來跟老師講的做比較。 有的家庭請了 2、上課聽講。上課要能做到: (1)轉(眼睛、耳朵始 (2)記(一邊轉一邊有意識地記) (3)憶(老師講課停頓寫板書的時候,回憶剛講過的內容;下課用5分鐘回憶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回家用20分鐘時間回憶一天的課程主要內容) 家長可以要求孩子把每天在學校學的內容說給自己聽,你即使不懂也要很有興趣地聽,家長也要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時你要很謙虛地做孩子的學生,他說得清楚、說得具體你要給予表揚,讓他有被尊重、受到鼓勵贊賞的感覺,每天至少說半個小時以上。孩子為了說給你聽,他就要在心里準備一些東西,他在學校就會更加認真細心,時間長了必定有飛躍式的進步。 要求孩子聽課耐心、虛心、細心、專心,上課發(fā)言不要浮躁,只滿足于自己講(插嘴、搶話說、轉前轉后單個人講得起勁),要遵守發(fā)言、討論規(guī)則。 3、及時復習。一般來講,對所學知識要當天復習,以后每隔一段時間要復習一次,如講了一課,學過一個單元,要進行系統(tǒng)復習,形成知識系統(tǒng),使之條理化,有利于記憶。 4、獨立完成作業(yè)。學生通過做作業(yè),可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家長要認真抓好孩子的作業(yè),不要放任自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要包辦代替,或者替他們做。家長要輔導孩子學會做作業(yè)的方法:①讓孩子養(yǎng)成先復習后做作業(yè)的習慣。②做作業(yè)時先弄清題意,積極思考,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問題。③獨立完成。避免抄襲、問答案。否則容易養(yǎng)成不愛動腦筋的壞毛病。④作業(yè)要整潔無誤,讓孩子自己先檢查,然后家長再檢查。 第三點,要為方便孩子的學習做好多種準備 1、要讓孩子有專門的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我看到有的家庭房子很大,豪華家具也不少,但就是缺少孩子的學習空間。沒有固定的學習房間也要有他隨時可以坐下來學習的寫字臺,寫字臺上要隨時收拾干凈。家里要有孩子的書櫥或是書架子,孩子的書本和磁帶等要象圖書館、書店里的書架一樣分類排放整齊,要讓孩子在幾分鐘以內就馬上找出他所需要的學習用品。如果沒有書架也可以將他的東西整齊地排放在一個干凈的地方,一定要找起來方便。家長不要自己把孩子的學過的書本隨便賣掉,也不要代替他把學過的書本捆扎起來放在什么箱子里面、柜子上面還是床底下,這樣用起來很不方便。我們家長可以隔一段時間就把孩子叫到身邊,和他一起把學習用品分類擺放(所有的語文資料放一起,英語資料放一起,英語磁帶、光盤容易損壞,按照年級整齊排放在固定的抽屜里或是盒子里…….)孩子必需的音響設備(如收錄機、復讀機、碟片播放器等),要放在寫字臺旁邊或是孩子的床邊。這些設備是為了讓孩子學習使用,千萬不要讓孩子耳朵上戴著mp3\mp4邊聽音樂邊做作業(yè),這會對聽力有損傷,孩子做作業(yè)也不專心,如果他對音樂感興趣,可以讓他調小音量,聽一些沒有歌詞的輕音樂作為背景,這樣容易使精神放松,集中學習的注意力,不能在學習時聽那些有歌詞的容易使人興奮的音樂,那樣的話,他被音樂吸引,學習的注意力不專注。 2、根據家庭條件盡量提供給孩子需要的學習用品。 比如孩子想學電子琴,家長就說:“如果孩子不學,這不就浪費了?!逼鋵?,應該這樣想,只有孩子有電子琴練習,孩子才有學好電子琴的希望。如果孩子沒有書讀,孩子怎么能夠愛好讀書。我們做家長應該要用好的預想去代替壞的預想。好的預想會使得我們努力幫助孩子朝好的方向努力。如果有誰想試驗,也可以證明我這樣的話,“壞的預想也可以使你心想事成”。 第四點,重視學習習慣固然重要,但更要教會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勞動,這些都與學習有關。 某初一的孩子,每天都要向家里要至少十七八元,……如果不給,發(fā)起脾氣來家長都很怕,……老師們勸說給孩子零花錢要限制,……一個月后,老師又問家長是否限制零花錢的花費?該母親說:“只要他學習好,花一些錢給他吃無所謂!” 有的家長對孩子說:“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要你管。”飯端得來吃,碗收過去洗,連洗腳水也給倒好了。這樣的孩子能搞好學習嗎?就算一時考得好,他將來能夠獨立生活嗎?有的人家家里用了保姆,上高中上大學了還要家里人在學校附近租房子照顧,這樣的家長很辛苦,孩子領情嗎?你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對他說:“孩子,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了你吃了多少辛苦嗎?”你這樣的話孩子聽得懂嗎?他根本就沒有這種體會和感覺,你怪他是冷血動物,這也是家長自己培養(yǎng)的結果。我的觀察調查結論是:越是家長包辦太多的孩子,孩子的學習能力越差,他學到的也只是如何做少爺不勞而獲、做寄生蟲,學到的是怎么指使別人,怎么擺闊氣,這樣的孩子將來不會給父母帶來多少幸福,很可能成為社會的負擔,當然過分寵愛他的父母是首先的受害者。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 一天,高中一年級的濤濤放學回家,看到爸爸趴在床上痛苦地呻吟著,但濤濤竟視而不見不聞不問,抱起足球就要出去踢球,就在他要出門時,爸爸用微弱的聲音叫住他說:“濤濤,你給我倒杯水吧。”濤濤說:”你自己不會倒呀?”爸爸又說:“你快去把你媽媽叫回來。”濤濤剛才回來時看到媽媽就在菜園里除草,只有兩分鐘的路程,但濤濤急著出去踢球就邊往外跑邊說:“你自己不會叫呀。”隨后抱著球就沖出了家門。 天黑了,濤濤抱著球興高采烈地回到家,爸爸已經因腦溢血突發(fā),搶救無效而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醫(yī)生說,要是早半個小時送到醫(yī)院也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一個如日中天的生命就這樣離去了;一個家庭倒下了一座山。 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吸取什么教訓呢?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關心別人的責任感,防止情感冷漠。我們家長千萬不要用自己對孩子的溺愛換取孩子的自私和冷漠! 我國的前外交部長李肇星,他的愛人也是外交部的官員,他們給孩子取名叫禾禾,是希望孩子不忘記自己是莊稼人的后代,象莊稼人一樣樸實、善良、腳踏實地。李肇星曾告訴孩子,在這個世界上,靠任何人都不行,只有靠自己。父親要求他具備的這種獨立意識,通過他小時候發(fā)生的一件小事深深地植入了他的內心。 禾禾早年學會了騎自行車,他主動提出今后要騎車上學,李肇星夫婦同意了,根據規(guī)定,買自行車后是要到派出所上牌照的。當時,李肇星夫婦工作都很忙,原本想找朋友代辦,但又想考考孩子。禾禾以為辦牌照是件很簡單的事,就把這事攬下來了。那是個三伏天,禾禾一早就推著自行車出門了。他找到北京東城的派出所,民警以他“年齡太小,要家長來”為由拒絕辦證。禾禾不想麻煩父母,他又汗流浹背地騎車到另一個派出所,這回民警也借故不予理睬。禾禾無奈,又跑了幾個派出所,才把牌照辦了下來?;貋砗笏浅8吲d,跑了一天辦下了牌照,完全是他經過自己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的。通過這件小事,我們做家長的有什么啟示?李肇星夫婦為什么不直接找人幫忙?外交部的官員,一聲招呼,誰還不立馬幫忙呢?李肇星夫婦這樣做,其實是適時地讓孩子明白,長大后到社會上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凡事應該從小做起,必須依靠自己。陶行知先生曾經寫過一首詩《自立立人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span> 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教育孩子在學校在社區(qū)多做些義務勞動,這不會影響學習,而是一種更實在、更有效的學習。大家仔細想一想,孩子學好了到底是為了什么?還不是希望他將來能夠在社會上更好地做事嗎?總不能光守著一張文憑吃飯?有的人說,沒有高的學歷,想找的好的工作就很困難。那么,找到工作之后呢?要把工作做好,是不是還是要靠真才實學,況且,現在的選拔人才的方法也是在不斷改革,光靠學習書本知識是遠遠不能達到要求的。 孩子經歷過比較多的事情,我們家長經常和孩子討論很多生活中、人際交往中的問題,可以說孩子體驗豐富了,書本知識讀活了,如果要讓他寫作文什么的,他怎么可能閉門造車、言之無物呢?所以,大家一定要關心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讓孩子學會勞動,學會體驗生活。這樣,孩子在生活實踐中會學到很多書本里、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孩子由此明白學習的責任感,增強學習的上進心,這要比多考幾分要強100倍。 以上,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第一,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學會珍惜點滴時間,家里要有作息時間表;第二點,關注孩子的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第三,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根據家庭條件給孩子提供必須的學習條件。當然,好的學習條件,也要讓孩子懂得珍惜和利用。第四,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不但是死讀書,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做事,這樣他懂得了學習的責任感,學習會更加主動自覺靈活。 培養(yǎng)孩子學習習慣時有三點要防止: 一是聽之任之。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不能強逼,但也不能放任不管,我們家長對孩子是負有責任的。 二是缺乏耐心。對于孩子來說,養(yǎng)成學習習慣至少要三個月的時間,不要指望通過罵兩聲、打兩下就能簡單解決。這就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這對我們做家長的來說,也是一個考驗。 三是缺少身教。如,家長零食不斷,噪音干擾(電視、閑話、應酬太多、麻將等)。 |
相鄰博客
- 初中生如何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2009-12-02 22:36:00]
- 尖子生名列前茅的十大理由 [2009-12-07 22:12:00]
- 如何快速學好英語及方法1 [2010-01-10 19:30:00]
- 學習方法與學習心得 [2010-01-10 19:5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