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20年。20年教學的實踐和經(jīng)驗告訴我:閱讀是孩子們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讓5—8歲的孩子學會閱讀,就為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乃至終身發(fā)展打下了扎實而良好的基礎。眾多小學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小學三四年級是學習分化最嚴重的時期,其根本原因在于閱讀能力的強弱。閱讀能力弱的學生作文寫不好,數(shù)學應用題吃不透,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因而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一、二年級是個關鍵期。我們必須讓孩子們在這一時期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和濃厚的閱讀興趣。不僅三年級以后“作文難”、“應用題難”的問題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濃厚的學習興趣、持久的注意力、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隨之形成。如果這一時期不抓緊,三年級以后學生會對作文產(chǎn)生害怕、焦慮、甚至抵觸的情緒,閱讀的薄弱更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嘗不到學習的愉悅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影響終身發(fā)展。有位名人這樣說過:“對基礎教育來講:盡早閱讀就是一切!”國家教委最新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低年級學生多認字,多閱讀。
古今中外眾多偉人、名人都是在五六歲時就會讀書看報了,閱讀興趣異常濃厚,求知欲旺盛。最近美國《行列》周刊
世界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推孟研究發(fā)現(xiàn):
近一半的天才是在6歲之前就形成了良好的閱讀能力。大量的閱讀,積累了大量的信息,無數(shù)信息量之間的相互碰撞提升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加速了智力發(fā)展,造就了他們的天才大腦。
西方國家由于沒有認字的過程,一般的孩子6歲左右都能流利地閱讀兒童故事書,7歲就要求寫二十多頁的論文,鼓勵孩子去大量地查閱資料,擴大信息量。在國內(nèi)由于無法逾越認字難關,受認字量的阻礙,一般孩子形成流利閱讀的能力要到10歲,這個時間比國外的孩子足足晚了三年。
三年前,全國識字寫字研究中心對全國20所重點小學3-6年級中的1000名語文綜合能力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每個班級選最好的1-2名)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85.4%的學生在5、6歲的時候能夠流利地閱讀書刊、報紙。這些學生都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量大,因此都十分喜歡作文,甚至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
目前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的小學語文新教材就是提倡多認字、早認字,晚寫字,認寫分步,盡早讓閱讀成為兒童的一種生活方式。
閱讀的前提是認字,只有認識了足夠量的字(常用字2500個左右)才能順利進行閱讀。因而如何快捷、高效、輕松地認字是一直困擾著小學語文界的一道難題。我通過多種方法的教學比較,超右腦認字是一種既輕松又高效的認字法,能讓5—8歲的孩子在2—4個月內(nèi)輕松掌握2500個常用漢字,從而盡早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和進取精神。
另一方面,識字本身就能促進孩子們智力的發(fā)展。日本漢字研究專家石井勛博士經(jīng)過14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三——五歲是人一生中認漢字最快,記憶最強的時期,是識漢字最佳期。五歲開始學漢字,智商可達115,四歲學漢字,智商可達125,三歲學漢字智商可達130以上。”(四—七歲兒童的總平均智商為99.9,130以上為高智能。)
相鄰博客
- 三到六歲的孩子可以看什么書 [2009-03-28 21:39:00]
- 朗讀能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 [2009-03-28 21:47:00]
- 教育故事3 [2009-05-05 19:50:00]
- 教育名言 [2009-05-05 19:5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