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同父母自己需要自尊心一樣;
2、在對孩子提出勸告或教導(dǎo)之前,應(yīng)對他們有所了解。
當(dāng)孩子處在一種強烈的情緒中時,他不可能聽任何人的話,他不可能接受勸告、安慰或者建設(shè)性的批評。他需要父母了解他,了解它特殊時刻的內(nèi)心活動。 而且,他需要父母了解他沒有完全表露出來的內(nèi)心活動。這是一種游戲,在這里他只泄露一點點他的感覺,其余的需要父母去猜測。
當(dāng)孩子告訴父母老師打了我一巴掌,父母不必問他更多的細節(jié),也不需要說“你為什么挨打?假使你老師打你,那么你一定干了什么壞事。你干什么了?”父母甚至不必說“啊,我感到很遺憾!”父母需要對他表示了解它的痛苦和煩惱,以及他想要報復(fù)的情緒。
父母怎么知道孩子的感覺呢?留心孩子的言行,聽他講些什么,以及設(shè)身處地為他著想。父母要知道當(dāng)孩子在同輩人面前受到公開羞辱的時候,會有什么感覺。父母只要說很短的話,孩子就知道父母是了解他的。以下任何一種說法將是有幫助的。
“你一定是很苦惱的。”
“這一定是你很生氣?!?/span>
“這一定傷害了你的感情”
“這一天你真倒霉了”
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孩子“這種感情是不好的?!被蛘咴噲D說服孩子,他“沒有理由有這種感情”。孩子強烈的情緒是不會消失的,不是驅(qū)趕就能消除的!只有父母對孩子表示同情和了解,他們這種強烈的情緒才會減弱、消失。
二、談話的一些原則:
1、從事情本身到圍繞事情的情感。
當(dāng)孩子帶著一連串對朋友、老師或她自己的生活埋怨回到家里時候,最好對他表露感情的語調(diào)做出反應(yīng),而不是試圖去確定事實真相或者證實那些事件。
10歲的小德放學(xué)回家以后,胡言亂語的埋怨著。
——多倒霉呀,老師說我撒謊,就因為我告訴她我忘記做作業(yè)了。他嚷著,天哪,她拼命的嚷著,說要給你寫紙條!
——你今天很難受!
——是的
——在全班同學(xué)面前說你撒謊,是很窘的事情。
——這是肯定的
——敢打賭,當(dāng)時你內(nèi)心感到缺少了些什么似的。
——哦,使得,但你是怎么知道的?
——當(dāng)有人傷害了我的感情時,我經(jīng)常是這樣的。
——這減輕了我的痛苦。
2、從一般的回答到具體的回答。
孩子講他自己的事情時,常常希望我們回答,不是籠統(tǒng)的同意或者不同意。二是希望給他以詳細的、對他很了解的回答。
比如孩子說“我不擅長數(shù)學(xué)”父母回答他“是的,你對數(shù)字的概念很糟糕?!边@對他是沒有幫助的。向他提出意見進行爭論,或者提供廉價的忠告,也是沒有用處的。如“你要是用功一些,就會學(xué)得好一些?!边@種草率的幫助只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立刻就交心,也只能減弱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任何一種熱忱的、同情的說法:
——數(shù)學(xué)本來不是一門容易掌握的學(xué)科
——有些難題確實是不容易算出來的
——老師比較急躁的批評了你
——他使你感到你笨
——我敢打賭你巴不得快下課
——你一定感到考試特別困難
——你對考試不及格感到很著急
——著急我們會怎么看你
——我知道有些科目是不大容易學(xué)的
一個12歲的孩子說,當(dāng)他帶回不及格的成績單以后,他父親用很了解他的口吻和他談話,使他幾乎暈倒,他內(nèi)心的反應(yīng)是“我必須不辜負父親對我的信任?!?/span>
請聽兒子和父親的對話:
——我很笨
——你不笨,記得你在野營的時候多能干,那位想到認(rèn)為你最聰明。
——你怎么知道他是這么想的
——他告訴我的
——哦,他怎么老是說我笨呢?
——他只是開開玩笑
——我笨,看看我在學(xué)校的分?jǐn)?shù),我知道。
——你只是需要用功一些。
——我已經(jīng)用了功了,這不管用,我腦子不好。
——你聰明能干
——我笨我知道
——你不笨(父親大聲)
——我就是笨
——你不笨,笨蛋!
當(dāng)孩子說自己笨、丑或者壞的時候,我們不能用說點什么,就想立即改變他的自我想象。試圖直接去改變別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容易的,
轉(zhuǎn)自:u/gxmgxm/archives/2008/200847154037.html
相鄰博客
- 父母與子女 ——最優(yōu)教養(yǎng)法實例解說[2] [2009-02-25 10:50:00]
- 父母與子女——最優(yōu)教養(yǎng)法實例解說[3] [2009-02-25 10:51:00]
- 女兒始進青春期(原創(chuàng)) [2009-03-06 11:05:00]
- 轉(zhuǎn):父母建立威信的三大要素 [2009-03-06 16: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