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誰的問題
其實在心理學(xué)家的眼中,青春期遠(yuǎn)遠(yuǎn)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可怕。孩子們不過是希望在那種“恰到好處”的令人討厭(主要是令大人們討厭)中,不斷嘗試并確認(rèn):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可以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們的這些疑問,主要都是圍繞著自己在整個社會和所在團體的角色地位等重大問題展開。簡單地說,他們是在努力通過各種體驗“成為我自己”。
但孩子們的這種自然成長,卻常常帶給家長很多莫名的焦慮。
而這些焦慮很難說是完全圍繞孩子的,其中還混雜了很多家長自己的焦慮。這里借用精神分析的一句名言“幾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長大”,因為孩子大了,就證明父母老了。當(dāng)一天清晨,你驚恐地發(fā)現(xiàn),身邊那個昨天還拉著你的衣角咂棒棒糖的孩子,今天的言行舉止突然就開始不再那么“像”個孩子,而自己卻在同時一步步進入中年甚至更年期,開始體會到事業(yè)的瓶頸和身體的衰弱,開始相信自己再也不能像年輕時那樣為了一個報告通宵加班,你能不恐慌,能不焦慮嗎?
如同大地身上開滿鮮花才增添了活力,父母的生命也常常因為撫養(yǎng)一個孩子而變得日益充盈。當(dāng)孩子小的時候無條件地依從父母,需要父母,全方位地聽父母的話,按照父母的意愿學(xué)習(xí)和生活,父母就會在每天對孩子繁雜的照顧和養(yǎng)育過程中,體會到權(quán)威的感受,被需要的感受,自我實現(xiàn)的感受,甚至是為什么活著的意義感。
而當(dāng)孩子在青春期的冒險中,開始建立了他自己的價值體系和處事原則,建立了他自己的思想理念和甚至審美標(biāo)準(zhǔn),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拋棄父母給予的那些原有框架。所以,從心理意義上說,青春期,對于孩子來說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對于父母來說才是。如果我們可以更好地面對自己的衰和老,應(yīng)該就會對那些可愛的孩子寬容和放心許多。
不如回頭想一想我們自己的青春,哪個男孩沒有在青春萌動的時候,撒過謊,打過架,幻想過性呢?誰又沒有做過一些父母都不敢想象的事呢?就是在那些曾經(jīng)“瘋狂”的小事里,我們犯過一些錯誤,也獲得一些體驗。但沒有這些錯誤和體驗,也許才是一個生命最大的喪失。
http://www.zhuigan.com/index.php?cn/BasePage/180/article_id/007/034/0.htm劉春琴收錄
相鄰博客
- 家庭教育知識匱乏困擾父母 (轉(zhuǎn)) [2008-11-24 18:35:00]
- 青少年自殺的心理探微及預(yù)防措施 [2010-05-09 11:55:00]
- 異性同學(xué)交往的原則 [2010-05-09 13:22:00]
- 家長必讀:青春期中學(xué)生的十種心理矛盾 [2010-05-09 13:25:00]
最近訪客